2)三国(十四)_[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这个,自己的妻妾均在原籍,几个孩儿也在那儿,快一年没见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大儿子一惯懂事,次子怕不是要不记得他这个爹了吧。

  一时之间曹操也有些惆怅。

  其实曹操没骗袁绍,他是真的买了地。

  他从成皋城庞县令手上用曹纯劫富济贫得来的钱买了城外近一百亩的田地,并且在春耕的时候种下了粟米,现在回程应该正好能赶上收获。

  这是来自荀彧的建议。

  为了保证军粮的供应,在练军的间隙充当农夫,这正是历史上他也提出的,军屯制。

  正是这种军屯制度,使得曹军很少被粮草所困扰。

  但也只是很少,并不是没有。

  一百亩地在秋收时候差不多能收获300石的粮食,按照现代的重量差不多是吨的粮食,而按照每人一天一斤的吃法,一个一万人的部队也仅能支撑两到三天。

  但是一般来说实际行军途中,伙夫都会在沿途寻找可食用的野菜,混合粟米制作成餐食,这样算来100亩地一年的产量约可以支撑五六日。

  倒不是曹操不想多买些,但是周围可耕种土地就那么大,除了少部分战乱频繁的城市会居住在易守难攻之处,大部分古人通常在在最肥沃又有水源的地方定居,并在此建城。

  成皋就是如此,最肥沃的土壤均在城内,城关之间,曹操如今驻扎地倒是有地方,但是那里是官军屯兵演武处,只能对外发展。

  就这小半个月的一仗,就已经快要把曹营的粮草吃空了。

  不过幸好,董卓撤退时候不可避免得丢下了辎重,又因为走的匆忙没来得及烧掉粮食,富有的袁绍看不上这些,而且他是盟主自然要摆出些姿态,就表示辎重给你们分了,孙坚口称自己驻军地也比较远,带回去不太方便,就全给了曹操。

  另外还有董卓兵士身上的战甲、武器,这一点大家都表示均分,但是袁绍兵士换下来的一些兵器、护甲也给了曹操,算是感谢好兄弟给他面子。

  最后曹操撤军时候还沿途收拢了些逃进了山里的洛阳城民,这些人都是在最初就逃出洛阳城的,才躲过了董卓的□□。

  在他们的指点下,曹操又从村里面的隐蔽处寻得了些粮草。

  村内空无一人,也就是这村人是附近村的姻亲,才大概知道些他们藏粮的消息。

  曹操看着村内一片狼藉,屋内被翻得凌乱,地上还有已经变成褐色的血迹,虽然没看到尸首,也知道这村子遭遇了什么。

  只不知道是董卓干的还是附近山匪。

  他轻叹一口气,又见自己进的屋子恰巧有笔墨,他便取水研墨,捡起了一处门板,在上头书下了今曹军路过借粮,若村人归可凭此条至曹营取银的字样。

  跟着他的郭嘉见他如此举动,微微一笑,只羽毛扇晃动的频率更高了些,显示他心中愉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