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十三)_[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当夏安然这几天有些焦灼的时候,倒是庞统提醒了他,虽然粟米不可种,但是能种菽啊。

  菽就是大豆,在河南这块地方也的确有种植大豆的习俗,这里的大豆正是之前夏安然用来发豆芽的黄豆,黄豆种植历史悠久,为五谷之一,但是因为其不耐放和吃多容易胀气的问题,一般并不作为主粮。

  既然不是主粮,种植面积就很小,算是本时代的一个小奢侈品。

  他默默看了眼自己的田地,恍然大悟,原来是我记错了,和小麦轮作的是大豆啊,的确,大豆能固氮,而氮又是小麦所需要的,二者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也不尽相同,轮作的确是互补。

  虽然农民们并不太愿意单独种植大豆,而放弃黍米,但是如果一块田可以同时收获大豆和小麦呢?其收益会远远高于单独种植粟米吧。

  其实百姓不种植大豆还有一个因素,因为没有需求。

  大豆在现在只是磨磨豆浆当个新鲜饮品,或是水煮盐炒当做零嘴而已。虽然传闻西汉时期就有了豆腐的制法,但是因为那时候的人还没有将豆浆加热煮熟后点豆腐的认知,而是用冷豆浆点豆腐,产出和口感都不高,所以并未被推广开,只是当个新鲜吃食。

  没有市场,就没有需求,大豆的种植也一直没有普及开。

  但是夏安然知道大豆在未来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经济作物。

  可以榨油、可以做豆制品补充蛋白质、某些豆制品还能长期保存、还可以,做酱油……

  因为是农耕时节,虽然三国后期在这时候也会开战,但是在现在这是公认的休战期。

  整个四月到五月均未发生大战事,对于驻军在洛阳东部的曹军而言,这是他们修整和演练的时候,曹纯和曹仁二人都外出“募军”“募粮”了,说是募军,在农忙时候能够被他们收拢的多半也是无田之人,或是盗匪之流,这些人在和平时代是不多的,但是黄巾之乱零星还在打响,乘乱而动的山匪并不少。

  二人尽往林中谷地走,收获也并不小。

  至于募粮,这个也是出于无奈。

  定下曹军的行动方针后,好处很多,但是最大的坏处就是,军粮的来源成了问题。

  这个时代的军粮来源基本靠抢,占领一座城后搜刮民粮和前任的军粮,所以战争一旦开始就不能停止,停止就很容易缺粮。

  虽然成皋和荥阳赞助了一些粮食,中牟提供了银钱可以让曹军去买粮,但是这样下去就是坐吃山空的结果,寻找新粮势在必行。

  不能抢民众的粮食,曹操现在没有自己的地盘,并无税收,种田也是一小块地方,面积不足产量也完全跟不上,所以还是要开源啊。

  对此,荀彧想的办法是……行仁军。

  要解释一下的话,行是动词,军也是动词,会议时候仅有曹纯露出了然之色,其余几个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