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一章 内阁人选名单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朝太子朱厚照是什么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

  不管认为朱厚照心黑还是手辣的,都无法否认他的大局观。朱厚照做事往往从大局出发,能给百官讲一堆的大道理。连阴人也能讲个头头是道。一般来说,朱厚照定下大方向,会由其他人补充细节。

  当京师传出太子做媒、让李东阳的儿子要娶王恕孙女的时候,很多人是不信的。

  高承庆上报流言的时候,刘健嗤之以鼻。“北伐仓促进行。太子哪来闲工夫给人做媒。”

  不但他们无法确定达延汗身死,鞑靼内部也不能确定。趁着鞑靼群龙无首的时候发动北伐,能提高北伐胜率。但同时也让百官的工作量大幅提高。刘健忙得脚不沾地,连续十天住在文渊阁没有归家。

  李东阳和谢迁同样也没回家。英国公等五军都督府等不及兵将到位,已经乘坐热气球赶赴宁夏等多地。内阁三人忙着调集军粮、武备、物资等忙得团团转。

  现在已经八月,北地即将降温。五十万将士的冬装又是一件头疼事。羊毛、棉衣肯定要大卖了。太子一手采购,一手制造,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刘健对朱厚照赚银子的本事佩服不已。会赚银子,但更会花银子。京官哪一个不是人累心累!

  李东阳协调兵部、工部之间的火药运输大事回到文渊阁歇息的时候,刘健把王李两家联姻的消息当笑话说了出来。

  李东阳沉默半响,清咳了一声,“首辅大人,此事千真万确。下官已经与王家交换了庚帖。”

  刘健震惊地摔了鼻子上挂着的眼镜。

  谢迁猛然抬头:“为何?”

  太子给臣下的儿子做媒,怎么看怎么觉得违和。谢迁宁愿相信这是弘治帝的手笔。可事实上弘治帝天天跟着老道修身养性,许久没接触朝政。宗人令把太子仓促北伐的事告到弘治帝面前,弘治帝也没发表看法。

  既然消息已经传出去,李东阳也没瞒着的必要。“太子想让我离开内阁,出任北地布政司。”

  都是官海沉浮多年的佼佼者,李东阳不用说的太透两人也能想明白王李两家联姻的好处。在朝堂上,如今能和刘健唱对台戏的也只有老尚书王恕了。谁让王恕太能生,也太会教养子弟。

  “婚事是王恕的提议,还是太子的意思?”刘健问。

  “王老尚书主动提及。”

  刘健顿时挺直身板全身防备:“内阁少人,必要补充人员。王恕想做什么?难道想入阁?”

  太子初摄政的时候,表露过对李东阳的赞赏,默认李东阳是下一任内阁首辅的人选。突然决定把李东阳从内阁调走,实在太出人意外。

  王恕是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出奇地保持敏捷的思维。当初王恕在朝为官时始终没能入阁。以王恕为首六部尚书挑战内阁地位,那时闹得很凶。

  太子一心想削弱内阁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