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一章 内阁人选名单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力。刘健得知太子把王恕招为顾问时,最担心两人会联手对付内阁。

  “太子有意往内阁添人。”李东阳苦笑不已。

  谢迁保持沉默。北伐需要大量的军需物品,太子需要江南商人支持。他的阁老身份暂时很牢固。可今后的内阁还是他熟悉的内阁吗?

  刘健沉声道:“鸿胪寺通知明日在京六品以上官员全部上朝。有什么事明日见分晓。”

  刘健心态很好。北伐诸事繁多,太子正要他卖力干活,不会在此时换了他。选谁补入内阁能反映太子对内阁真实的想法。到时也方便他见机行事。

  八月初八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京官们为了至今没能就位的五十万大军连轴转了10天。各官衙分成三班倒,保证官衙昼夜有人值守。快到八月十五中秋节,百官们奢求能腾出晚饭时间与家人吃顿团圆饭。

  太子摄政后,为了朝会的效率尽量缩减参与朝会的官员。通知全员上朝的时候,百官也没多想。以为是要讨论北伐相关事宜。贺兰山一代被太子府年轻官员们轻易拿下,没遭遇鞑靼人的抵抗。不懂军事的官员也知道,这时候要趁热打铁,加快北伐步伐。

  百官在奉天门几顶用铁架搭建的移动帐篷下站定。朱厚照出现在坍台上,落座。“啪”一声,鸿胪寺官员打响朝鞭。朝会开始。

  “宁夏卫在卫所中按兵不动。太子府汝箕沟驻地夺下平虏城。驻地主官刘学成上奏,请求改平虏城为平昌城。”通政司先通报了北方军情。

  由于宁夏卫没动,朝臣们没有立场指责太子府的胆大妄为。但北伐在太子的裹挟下骤然拉开序幕,百官们也是有气的。哪怕改城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折的还是刘首辅的孙子,百官们也没给面子。

  御史言官集体反对。刘健没出声,朱厚照耸耸肩也没下场辩论,改城名的提议被否决。

  “下面本王有事要宣布。”朱厚照挥了一下腰间的九节鞭,让百官保持安静。

  “北伐以狼山、阴山为天然界限。留下包括后套平原在内的众多可耕种、放牧的土地。众位爱卿应该知道,北伐除了要扬我国威、挫败鞑靼外,最主要的是拿下土地再造塞外江南、让朝廷多一个粮仓。北地需要派官员管理。”

  “然而自唐朝中后期以后,几百年间北地没有好好发展过。因此本王想调李东阳李大学士打理北地。大家是否有异议?”

  朱厚照单手挥舞着九节鞭,用不经意的口吻叙述着把内阁阁臣外放为官的破天荒大事。

  百官心累。内阁退下来只有致仕一条路,太子又要打破规矩胡乱折腾了。

  联想到京中王李两家联姻的传言和一脸淡定的李阁老,百官们还能有什么意见?!李东阳外放,内阁不就空出一个名额了?

  百官顿时两眼放光。谁不想入阁!

  “北伐消耗了爱卿们不少精力。本王也不想为了内阁名单闹得大家没心思干活。本王拟了一份名单,名单下各有‘赞成’、‘反对’、‘弃权’三个选项。以不记名方式投票。最后统计票数。如果一半赞成,名单定下,诸位今后要和内阁通力合作。如果一半反对,本王会重新拟名单。”

  朱厚照笑眯眯地环顾左右,见百官们对匿名投票有异议者不多,抬抬手让李荣把印有内阁人选的名单发下去。

  内阁人选向来是皇帝所定。朱厚照给百官投票的权利,哪怕投票中有猫腻,百官也认。百官们只是想不通,为何太子要多此一举?直接宣布名单不就可以了吗?

  拿到名单的人迫不及待打开。

  “天啊!”

  惊呼声此起彼伏。

  后面的官员急得团团转,恨不得从宦官手里把名单抢到手。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