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第 72 章_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斯见顾衍走来,还是恭谨地行礼,侧身让路。

  顾衍拄着手杖回礼后,正要离开忽然觉得不对,停下来问道,“李廷尉是要向王上引荐人才吗?”虽然科举制已经逐步推行,但古老的举荐制也没有被立刻废除,尤其是秦国现在是用人之际,更需要六国人才前来投奔,所以很多高官还是会向嬴政举荐士子。

  李斯见顾衍察觉到自己身后有人,于是也不再隐瞒,简单介绍道,“是魏国士子,名缭,颇有才干。”没有姓氏,那便是平民出身了。

  魏缭听李斯介绍自己,立刻躬身行礼道,“某多闻秦王之能,特来拜会。”说是拜会,其实就是想着能不能在秦国给自己找个工作。

  顾衍回礼道,“芈姓顾氏衍,见过先生。”礼贤下士的姿态是做足了。

  因为刚刚和李斯见礼的时候,两人都没有互称官职,顾衍又不摆丞相的架子,所以魏缭刚刚也不清楚他的身份。如今猛地听到顾衍的名字,又隐晦的扫了眼他手中的鸱枭杖才知道眼前这位温润有礼的年轻人竟然就是声名赫赫的秦国丞相。

  知道眼前人的身份,他才猛然发觉自己的礼数不对,正想要撩袍跪下时顾衍向前一步率先扶住了他。

  顾衍笑着说,“先生大才,不必如此拘泥于身份之别。”

  然后转头问李斯为什么带着魏缭站在宫门口不进去。听李斯解释说嬴政正在见朝臣,不欲见来访者,中常侍不予通传后,顾衍笑了笑,对魏缭和李斯说,“早在多年前我便听闻先生大才,如今先生有意投秦,自然是我大秦之幸。王上恐怕是不知是先生来访,这才避而不见,先生随我一同觐见王上,王上必然欣喜。”要是因为这种小事就被魏缭认为是不尊重他,直接离开的话,流失人才事小,秦王慢待士子的传阅流出去可就麻烦了。

  更何况,这位可是未来的国尉,当然不能让就这么走了。

  李斯见顾衍愿意带魏缭入宫也算是松了口气。他在为王上引荐人之前已经和他谈过了,看得出来,这缭是真的有过人之处。若是此次顺利,说不定大秦真的能用几年时间就一统六国呢!

  与李斯这种觉得一个人就能加快统一步伐的想法不同,顾衍只是觉得秦国确实非常需要一位‘纸上谈兵’的专家了。

  秦国自古多出善战之将,但基本都靠将士们勇猛又听指挥才攻破一个又一个城池。可是作为一个远离中原的西北国家,文化底蕴确实比不得中原诸国,需要世代培养熏陶的军事战略理论家那是几乎没有。

  好在,还有魏国这个大秦人才储备库。这不,又送来一个?

  顾衍满心欢喜的带着自己的浆果和从李斯手上截胡的魏缭前往王殿,正巧碰上出来的昌文君。顾衍和昌文君见礼后,兴致勃勃的介绍着魏缭。

  昌文君打量了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