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温暖_冷王的宠妾柔弱无助但有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腿上,又沏了一盏红糖姜茶给莺儿。

  屋内渐渐暖和起来,两个丫鬟也没离开,坐在旁边看莺儿给抹额绣缠枝牡丹。

  莺儿问她俩年纪多大,两人回答说刚满十四岁,莺儿说自己已经十七了,俩丫头笑嘻嘻地说看起来好小。

  掩月、寒月皆是鲜卑女子,性格开朗,说了一会话,年纪相仿的三人便熟络起来。

  莺儿精书画,花样早已描好,现在莺儿的手一路的飞针走线,牡丹初现雏形。

  已经绣好的缠枝莲委婉多姿,优美生动,因其结构连绵不断、生生不息,故又名万寿藤,缠枝牡丹寓意吉祥,适合太妃。

  看着绣功精湛的抹额,掩月、寒月一阵赞许。

  鲜卑女子喜骑射不好女红,可毕竟是女儿家,都有爱美的天性,什么荷包绢帕,也喜欢绣上花鸟虫鱼。

  看着两人羡慕的目光,莺儿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走到自己带来的包袱那儿,打开包袱皮,取了两个香囊、两张绢帕,走回桌旁,赠给了两个丫头。

  香囊、手巾材质上乘、做工精美,绣的蝴蝶、花朵栩栩如生,里面装的不知是什么药草,发出隐隐清香。

  两个丫头拿着香囊、手巾爱不释手,高兴坏了,“都是小娘子自己做的吗?”一向稳重的掩月不禁开口问道。

  “是的,我们江南的女子打小起就要习女红,平常得很,希望两位妹妹不要嫌弃。”莺儿说道。

  昨天受辱于乌洛兰,今日被骆嬷嬷和绮云、觅云漫骂,这俩丫头却把自己屋里的暖炉抬来给她,给她沏暖身的茶,陪她说话。

  在这举目无亲的王府,两个丫鬟带给她尊重与温暖,让莺儿心里感激不已。

  “嫌弃?这绣工比我们京城最好的绣娘都要好!可惜我们是拿马鞭的手,捉不住那小小的绣花针,要不然,我们就要拜小娘子为师了。”寒月话多,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昨日莺儿进了寿安堂,太妃身边的于嬷嬷摒了丫鬟仆妇们出屋,只留下自己和王爷的乳母金娘在场。

  因此,王府的下人们只知道莺儿是家道落魄了,卖身进府为奴的,最后又知道太妃要她做王爷的侍婢,破天荒的,王爷竟然答应了。

  要知道,王爷身边一向是没有侍女丫鬟服侍的,鱼藻居的一应打理都是王爷自己的侍卫。

  难以置信的事应接不暇,今日,忠勇伯夫人竟然搬到王府里来了。

  当年忠勇伯大婚的时候还未封伯,没有自己的府第,太妃没让新婚夫妇住在王府,而是花了重金购置了豪华的宅子让他们出去另住。

  让人目瞪口呆的事却是昨晚,当然,这事只有寿安堂里侍候的下人才知道,昨晚千年不近女色的王爷居然跟新进府的侍婢莺儿圆了房。

  这事本来是安排得滴水不漏的,只有太妃身边侍候的老人儿才知道。

  可寂静的冬夜,王爷暧昧的龙吟虎啸还是透过窗牖,隐隐传到了下人住的厢房,并且那冲锋的号角简直响彻了整晚。

  能在太妃院里侍候的,那可是王府最忠心的奴仆,于嬷嬷一早就发了话,关于昨夜的事情大家要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于是,大家只默默地替太妃高兴,替王爷开心,却都只字不提、守口如瓶,装着一无所知。

  莺儿性格温婉,极好相处,说话行事却无半分阿谀奉承之势。

  掩月、寒月俩丫头自幼在府中平安顺遂长大,可怜莺儿卖身入府,又做了没有名分的通房丫鬟,也知晓她今日在寒风中洗衣物之事,即刻对她生了深深的同情之心。

  于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夜,莺儿绣着抹额,给掩月、寒月讲着江南,那俩丫头给莺儿讲着平城,讲着王府,一时房间里笑意融融。

  当莺儿绣好了抹额,已是深夜。

  俩丫头也呵欠连天,但就这一个暖炉,于是三人决定今晚就宿在一起。

  吹灭了灯,莺儿睡了床,两个丫头挤在一旁的矮榻上。

  这可羡煞了院外站着的冷面俊王,他站在雪地里,望着窗户里昏黄的烛光摇曳,三个女孩子的头几乎凑在一起,说笑声模糊传来。

  当屋内的烛火熄灭,拓跋梧终是忍不住,在守门侍卫步六、宿六早已惊诧的目光中,迈进了嘉鱼园的大门。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