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章 乐安王兵败自刎_冷王的宠妾柔弱无助但有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一时让乐安王如虎添翼。

  大魏北边的柔然国,近两年,除了冬季小规模的在长城一线的北魏边境市镇,骚扰掠夺,已经多年与大魏无大战事。

  如今,柔然国知晓乐安王要在东北举事。

  竟举全国之兵力,陈兵三十万于北部边境,想趁着大魏内乱,来分一杯羹。

  东北边的小国高丽,平时是个软柿子。

  它向北魏称臣纳贡,每年进贡黄金二百斤,白银四百斤,朝贡次数为每年二至三次。

  如今,居然也部署了军队在边境观望。

  大战一触即发。

  河西、连川敕勒已平的消息传回京城后,皇帝早已领兵去了营州。

  太皇太后立即发出懿旨,让淮南王、东阳王率领中军即刻前往营州,增援皇帝剿叛贼灭乐安王!

  一时间,整个大魏局势紧张起来。

  除了防御南齐的镇南中军,防御西边吐谷浑的镇西中军,这两支军队原地不动,驻守边防。

  全大魏国的其他中军,不断向东北集结。

  莺儿的乘风镖局,本来已经完成了赈灾救助的使命,现下又被朝廷有偿征用,向东北运送军用物资。

  整个镖局在冬天这个淡季,生意如火如荼!

  拓跋梧的十万大军,在东北,已经和乐安王的军队交上了火。

  柔玄、怀荒两镇,平日抵御柔然小规模掳掠的骑兵部队游刃有余。

  可如今面对其三十万大军压境,虽有阿鹿桓领五万精兵至,仍感到压力倍增。

  幸好这时,皇帝亲征,率领的十万大军已至!

  柔玄、怀荒各有镇守军士五万,阿鹿桓领兵五万,拓跋梧领兵十万,皇帝领了十万。

  三十万大军对峙柔然国的、高丽国的,还有叛徒乐安王的军队。

  乐安王希望柔然大军尽快参战,速战速决。

  即便自己不能南下入主中宫,至少也能立足营州,成为一方霸主。

  可柔然国知道,大魏国力强盛,军队都是彪悍铁骑,而大魏的兵器,相州的铁器铸造,天下闻名。

  柔然清楚,一旦和大魏开战,必是你死我活,要么自己侵吞大魏,要么自己被大魏反噬。

  柔然仍处在隔山观虎斗中,希望乐王安消耗了大魏皇帝的实力后再出手。

  不击则已,一击必中!

  岂料,平叛河西、连川敕勒的西、中两路大军已赶到增援,兵力也有七八万之多!

  大魏国其他地方的中军也在向东北集结。

  柔然错失战机,只能忘而兴叹,悻悻地撤军北归!

  小国高丽一看,腿都吓软了,只好备了无数金银珠宝加上高丽美人数名,待战乱后再向大魏纳贡谢罪!

  听说柔然撤回了军队,乐安王和东部敕勒的将士们士气大落。

  没了柔然的威胁,拓跋梧和皇上带领的士兵势如破竹,不出几日便破了营州城。

  乐安王见大势已去,自刎于镇东将军府,。

  而他的世子拓跋锐,也就是镇东将军,早已趁乱,带领着几个亲信北去投靠了柔然。

  二月十九日,京城的在太皇太后就接到了皇帝即将班师回朝的捷报。

  京城的宵禁解除,京城百姓莫不欢欣鼓舞。

  二月二十六,京城百姓,在北城门,顺德门外,夹道欢迎凯旋的皇帝及中军!

  拓跋梧还没回来,听萧长史说要延后几日!

  皇上回到京中,第二日就下诏抚恤士兵,厚葬阵亡将士,给予伤员最优厚的待遇。

  遭受战乱的营州百姓,以及中军所过之处、沿路的百姓均免征一年的田租、赋税。

  莺儿的乘风镖局,也受到了朝廷的嘉奖,除了正常的费用,朝廷额外赏赐了黄金千两,白银一万两!

  莺儿授意檀叔,把朝廷赏赐的黄金白银,全都捐献给了负责救助冬天雪灾的官府衙门。

  乘风镖局,又赢得了朝堂内外的一致称赞!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