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章 审美不同_穿越明末当土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张邦彦对安塞的变化并非没有疑惑,事出反常则为妖的道理谁都懂,但斟酌来去,也没发现这些变化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危险。毕竟在这一qiē发生之前,陕北已经连续几年大旱,百姓已经疲敝到了极点,或是流离失所,或是投了流贼,老老实实待在土地上的农民眼看就是死路一条。而且情况还在持续恶化之中,仅就天启六年以来,陕北就有白水王二、府谷王嘉胤、安寨高正祥、洛川王虎、黑煞神、延川王和尚等十余处流贼作乱,其中王二流窜最广,已与府谷王嘉胤合流,号称5万大军,已攻破县城数座!官兵对此剿不胜剿,更何况,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兵军纪败坏,名为剿匪实则为祸更烈,往往造成更多的人走投无路而投贼,这也是贼势愈炽的缘故。说实话,张邦彦对自己能得善终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他甚至希望朝廷早点将自己罢官拿问,自己也许还能逃过一死,不用再受这种煎熬。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对现状有所补救,哪怕是一杯鸩酒他也毫不犹豫地饮了,至于里面有什么蹊跷怪异,他没兴趣知道!再者说了,圣天子即位,这正是上天眷顾之兆,妥妥的祥瑞啊!哪个混账王八蛋说有妖人作乱那不是自己找死吗?况且除去钻井机械、土豆良种这些不谈,陶管取水,以工代赈,兴修水利都是正大光明的堂堂之法,且极易推行,正暗合儒家匡世救民之道,非干员能吏莫能为之。自己也发现了,这一qiē跟那个叫吴为的很有关系,但他似乎不愿出这个风头,将功劳大半让给了县令李崇,这其中倒颇有可玩味处,但毕竟与己无干,自己倒正好从中取利,分润功劳。至于搞清楚吴为的动机,张大知府没那个精力也没那个兴趣,大明朝聪明不了糊涂了的事还少吗?再者说了,县令李崇两榜出身,当此复起的关键时刻,更是爱惜羽毛,既然他都欣然受之,那定是绝无可疑了。

  唯一可虑只是就是他招募的那些青壮,表xiàn得过于强悍了,但这也可以理解,这年头谁有了这么多粮食都要防止别人觊觎,大户被抢的也不是一户两户了。再就是他愿一力赈灾,不取报酬,这倒是一桩奇事,但得知薯种不能推广之后,张知府在遗憾之余也释然了,就知道不可能有这么好的事,原来如此!他既然垄断了这般高产作物,一季粮食对于他来说就算不得什么,反倒是大家接受了这种粮食之后,以后那才是财源广进!听闻福建那边海商手笔奇大,这吴为与之关系密切,恐怕也沾染了彼等风范罢。

  安塞的两名主要官员李县令和孙教谕的想法也与张知府相类,他们不是没有怀疑过吴为,但自身得益太大,而弊端绝无,实在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