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抗旱的准备工作(下)_穿越明末当土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薯类种植技术也很简单,当然,想达到理想亩产就不简单了,但吴为的目标不高,只要达到最高产量的5、60%他就很满意了,毕竟明朝那个时候亩产低的发指,就是缩水过的产量也是不得了的。

  不过高产种苗的价格也高,一株种苗要2角5分,一共1500万,吴为刚买了别墅,卡上余额只有1300多万了,居然不够,而且有些东西还没买,得留点钱。最后软磨硬泡,指天发誓今后所有的采购都放在“金牛种业”,吴为硬是把价格压到了1200万。

  吴为需要的量看似很大,其实不然,现代大面积种植动辄十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自己这万把亩也就是一个普通乡的播种面积,卖家多半把自己看作是哪个乡的农业合作社代表了。

  不过,即使如此,一共6000万株种苗也有将近600吨了,用10吨的东风重卡要运60车,这也够自己折腾一阵了。还有,那边播种的地还没准备好,自己原来打算买地来着,一忙起来就没顾上,唉,一个人就是这样,顾得这就顾不了那,自己毕竟还是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没经验啊。看来要抓紧培养一批帮手了,最好是搞个技校什么的,以之为基础大办扫盲班和技术速成班,培养各方面的骨干,让他们再去教授其他人。通guò教赵文卓他们使用挖井机,吴为发现,那个时代的人其实很聪明,动手能力很强。也是的,年年旱灾,动手能力不强的早饿死了。

  要实现脑海中宏大的计划,自己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要尽kuài让赵文卓他们成长起来。还有,资金缺口还是大,看来还要弄一批古董到现代来卖,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吴为发现翡翠非常合适,因为那个时代的翡翠质量高,产量大,价格却低的发指,而现代翡翠矿源枯竭,价格已经被炒到了天价,一块质量高的翡翠动辄价格上亿,就算不当古董卖,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而且翡翠轻便好携带,不言声地就换成钱了。

  谈好了合同履行细节并签字后,吴为按约定先打了200万的订金给卖家。因为货物量大,组织货源需要一定时间,吴为倒是不着急,反正那边还维持得住,这段时间自己正好去忙解决资金、组织供水、采购农具、购买土地等等这些事务。

  种苗市场上也有一些卖农具的,吴为看了一圈,其中一家材料都是用得45号钢,号称军工产品,吴为看了看确实质量不错,就在他家将铁锹、锄头、耙子、铁犁各订购了2千件,总共8千件农具,总价50余万,付了5万订金后约定三天内交货。

  看看将到中午,吴为给储水罐卖家打了个电话,那边的货源已经准备好了,吴为让他全部拉到了废弃厂房中。

  关好厂区大门,在厂房中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