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四十八)_[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夏安然注意到站在门口的曹操的时候,曹操已经恢复了他和蔼的模样。

  蹭蹭蹭走进来的曹操拍了拍曹营好同志夏安然的小肩膀,表现了他对小同志主动工作的赞赏,然后双手一背就晃悠出去了。

  满手木屑的夏安然一脸茫然,完全不明白主公是来干什么的,亦是此时,他听到匠人呼唤他的声音,原是方才去打洞的匠人拿来了按他要求加工后的的竹筒回来了。

  这个竹筒下方接了一个长三角的的粗陶片,这种粗陶只不过是寻常泥巴经过极为简单的烘烤,孔洞非常多,也谈不上保水。

  但是夏安然要的正是这种。

  这种灌溉模式是现代夏安然使用过的,在农业上并不会被使用,因为原材料成本过高,反而是在个人园林中使用比较多。

  其作用多半是为了应付主人因为小长假需要暂时离开作物,或是给主人们一个偷懒的机会。

  其原理是利用陶土的不保水性,以及泥土干裂后出现空隙、湿润后会堵住陶土的气孔等原理,进行自动灌溉,后来还有利用虹吸原理,只要有一个大水桶,便可源源不断得自水桶中汲取水。

  当然,出于密封性的关系,这种灌溉模式在东汉末年是办不到的,但是仅仅是透过操纵陶器的目数多少,来控制下水量还是可以。

  之前便说到,在植物极度缺水的时候,正确的灌溉模式便是滴灌,一点点湿润根部附近的土地,如此才能让这些水量被植物完全吸收,不会因为土地干裂而下渗浪费。

  但是人工的滴灌难度太大。

  按照如今的科技能做到的无非是在竹罐上开孔,引水入竹罐,让水透过小孔滴落。这样的操作又有麻烦,需要竹器量大,且因为此地多为平原地带,没有地面的显著落差,若是搭建在空中,则需要建立若干提高水位的装备,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他目前想到的一个就是在田垄间埋设开洞的竹管,在地面留下灌水孔,由农人每次灌水,然后地下竹管通过毛细原理向植物供给水分。

  但是城市建设有一个需要遵守的准则,在技术还不全面,原材料不能保证十年、二十年完好的情况下,能够在天上走的,尽量不要去地下,这就是因为地下的维护难度会提高,而且发现问题也势必有延迟性。

  所以他目前的想法就是利用竹节来蓄水、灌水,竹节的使用要比竹管节省得多,而且器材是否有破损也能够很简单的看到与替换。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样作业的话,农人灌水的工程就太大了。

  在没有想出别的方法前,最好是两个方法同时使用。

  现在他实验的就是一节竹筒能够满足多大范围内植物对水的需求。

  但是其实在他面前有一个难题,就是农民是否会愿意花费一定的费用在田野里搭建这样的设施呢?

  曹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