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四章 罄竹难书之罪!_从看见寿命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稀缺,将其他人费尽心思的产出变为一文不值。

  在经过这样的价值和价格的双重剥削之后,达成了他们最初的梦想——什么都不干,还什么都不缺。

  这就是……资本,或者说过去时代造成的社会贫富的本质所在。

  就算逆推,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自行生产的话,一个人的产出,即便是在古代封建帝国时期,也足够养活五个人左右。

  而如今……一个人的生产产出,足以养活二十人左右。

  但问题就在于,似乎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不管生产力怎样的飞跃,世间的人,总有着超越八成是活在温饱线上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被死死的按在生产线上进行几乎看不到头的基础生产。

  或许可以解释为多余的生产力要用于去提升生产力,要用于去协调各个方面。

  可当真如此吗?

  事实上,并没有如此!

  事实上,掌握着更多生产力的权贵阶层,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用他们掌握的更多的资源去进行新的资源创造,而是反过来用更多的资源形成资源壁垒,以此好让那些穷人再继续穷下去,好让那些穷人永生永世的作为金字塔最底层的基石,以承载他们这些权贵在金字塔顶端的应有尽有!

  这就是贫富的本质。

  这就是,为什么不管生产力到底如何的发展,民间疾苦依然存在,并且似乎变本加厉的本质!

  想想看,古时,生产力不如如今,但古时可没有要为之奋斗一辈子的房价以及必须为之奋斗半辈子的彩礼和同样要为之奋斗半辈子的奶粉钱。

  这些在新时代工业科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当下突然多出来的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头上的包袱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吗?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但如果进一步理解和发现,就会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或许确实客观存在着,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却极有可能仅仅是人为造成的!

  世间,最跟本的矛盾,是利益!

  是一部分掌握了更多的资源的欲壑难填和绝大部分人的基本利益的难以维持之间的矛盾。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张逸南这句话可谓在瞬间点醒了五位行走心中的疑惑和茫然。

  紧接着,张逸南开口道:“而仙宫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数千年都无法解决的桎梏!”

  只能延伸至数千年这个数字。

  哪怕人类历史已经被大致确认为千万年以上了。

  但在秦灭之前的时代,或者更早的同样的超凡能力的时代……或许,那个时代并没有这种桎梏的存在。

  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之上可以推导出来的。

  其一,同一时期,西方诞生了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可以说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民主制度,其二,是罗马帝国早期的元老院的类似如今的代议制的完美实行。

  而后是同一时期东方的士与王等,王与王等,以及早前的什么尧舜禹三代以及更早的那种大同社会的不知真假但基本上可以确定为真的描述。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