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9 翻旧账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驱赶了。暂时北边还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危险,所以茅大方这么说,就有点危言耸听了。

  正三品的左都御史这个时候肯定是没办法和超品的公侯对垒,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文官集团够分量的人出面了,比如说六部尚书这样级别的,这大概才算得上兵对兵将对将。

  陈迪这个时候出班,声援道,“颍国公,茅大人并非质疑北伐之胜果。只是北虏向来除之不尽,现如今并无隐忧,百十年后难保再得安宁。”

  常茂这时候就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那正好啊,本公记得茅大人向来觉得长城之筑非奇谋。既然迁都北平,离胡地更近一些。茅大人也好以仁义之教来教化胡虏,一劳永逸解决后患。”

  这一下不少武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就是对茅大方的一种嘲笑了。

  其实茅大方这个人有些迂腐,他的忠孝伦理等正统思想十分严重,也算是比较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的代表,有些时候显得极为迂腐可笑。

  而在对于外敌这方面,他也是和很多迂腐的读书人一样。总是觉得以实行仁义之教来教化胡虏非常的有效,从而解决政治的、历史的、民族的争端,这种立论十分幼稚可笑。

  更加要命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和茅大方同样观点的读书人很多,总以为圣人的教化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什么两宋乃至更加久远的朝代没有完成这些事情,就是他们亡国的原因。

  这些人有些时候幼稚的,也确实是非常的可怕,这也是朱允煐觉得这些人是读书读傻了的原因。

  茅大方有些时候确实迂腐,这些家伙有些时候和黄子澄、方孝孺这些人很像。但是茅大方好一点的地方,大概也就是就算是有着很多的‘抱负’,也不会瞎胡闹。

  朱允煐一开始对于这些人也确实是非常的厌烦,恨不得都给赶出朝堂,落得一个眼不见心不烦,或者是觉得这些人就应该给永远的驱离朝堂,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现在的朱允煐观点有些改变,这些人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有些政治观念幼稚、迂腐,这没什么问题,不要让他们出现在一定的位置就好。去当好一个言官等等,去做好三法司的本分,这些人还是比较可靠的。

  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这些人相对来说道德水平还不错,他们有着自己的清高和傲骨。在特定的位置上,他们也确实可以做出很多的贡献。

  所以也不能太极端,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这些也算得上朱允煐的一个成长吧。

  在朝堂上吵了起来,大家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这要是没有争吵那才是怪事情。

  只是现在很多的人也算是看出来了,虽说迁都之议还没有进入到白热化,这只是前期的预热而已,但是这就已经吵了起来,很多人的立场也是稍微的有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