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9 体面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肯定耗时费力,但是皇爷爷那头不好交代。”

  作为《孝康大典》的主编,朱橚自然也明白一些事情,“臣谢罪......”

  “五叔,没什么好谢罪的。”朱允煐连忙说道,“咱是有耐心,也愿意等,这《孝康大典》自然是越齐全、越周密就越好。就是皇爷爷不愿意多等,哪怕是粗编的,也该给皇爷爷过目了。”

  朱橚自然也明白,实际上他也知道《孝康大典》在文化传播等等方面的意义,他相信他的父皇肯定也能够明白这里面的价值。至于朱允煐,朱橚相信他这个早慧的侄儿更加清楚里面的含义了。

  可是就算这样,这也不是《洪武大典》或者《英示大典》,这两位帝王实际上都有资格用自己的年号来冠名这部伟大的巨著。

  《孝康大典》在老朱眼里意义不同,很多的时候也是担心在他离世前看不到这部巨著,自然就是担心自己没办法看到他的好大儿的功绩。

  被追封为皇帝,当初的太子陵升格为帝陵,这当然重要,但是在老朱眼里这也是不够的。这都是追封,实际上算不上大朱的政绩,这在老朱看来显然就不太完美了。

  朱橚这个时候也明白,所以立刻说道,“臣明日就送编纂好的篇目入宫,请陛下圣览。”

  朱允煐笑着点头,说道,“还是送两份过劳,五叔亲自去乾清宫,还请五叔向皇爷爷讲述。咱这边,让有炖过来,咱正好还有些事情要交代有炖去办。”

  朱橚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去面见老朱,朱橚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压力,他对老朱可没有太多的畏惧和害怕。

  至于自己的那个嫡长子,朱橚更加的有信心了。要说现在的这些个亲王世子里头,成器的不少、没出息的也不少,朱橚知道自己的嫡长子不算是最优秀的,但是绝对不是纨绔。

  在聊完这些事情后,朱允煐笑着问道,“五叔,高丽那头你可想好了。若是五叔想要去,现在还来得及。要是咱明发谕旨了,再去改就来不及了。”

  朱橚立刻摆手,一副避之不及的样子,“陛下,可就饶了臣吧。咱早些年就是受不了开封的凋敝才跑回老家,现在再让咱去高丽,那是要了咱的老命。咱见不得凋敝,咱更怕离开故土。”

  这也是朱橚的特点吧,年轻的时候擅离封地,除了对老朱没有太多的畏惧,也是因为故土难离、吃不了苦。那时候的开封,哪有凤阳老家好啊。

  朱橚也不介意自曝其短,说道,“咱还是喜欢在大明,这些年虽说可以游山玩水、四处走走,可是咱想回来就回来。真若是去了高丽,咱这辈子怕是都回不来了。”

  听到朱橚这么说,朱允煐也不再多说些什么。不要说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是故土难离,想着要叶落归根,就算是几百年后,很多人也都是有着这样的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