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7 去坑人吧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一方面是因为民族观念,但是更多的却是因为在元朝的统治下,基本没有上升通道。而要想稳住读书人,就必须优待他们,给他们一定的上升通道,让这帮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面挤。

  同时老朱还规定了考试的科目,规定了教材的范围。提高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将全天下的知识分子都困在八股文的牢笼里面,随口吟诵的都是经史子集,耳濡目染的都是仁义孝悌。

  成为秀才后,基本上就是特权阶级了,见到官员只需要行礼,而不需要下跪。而且按照老朱一开始定的规矩,秀才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

  除此之外,免除徭役赋税、可以使用奴婢等等。犯罪后是不能用刑,即使是罪名很重,也只能取消功名之后,才能用刑。

  这还只是秀才,举人基本上是可以开始做官了,而且享有四百亩的免税赋。这也就使得一些农民或者地主都想要巴结举人了,这个免税的名额实在太诱人了。

  朱允煐自然知道这些,土地兼并可不知是官僚或者宗室,大明的士绅集团实际上兼并的土地更多。但是一个个的也掌握着笔杆子,或者是在改朝换代后维护自己所在的利益集团。

  锅肯定是朱家人背,是朱家宗室吃垮了明朝,是朱家不肖子孙昏庸无道等等。反正水太凉之类的,肯定是高风亮节的,高谈阔论的东林党是国之栋梁,只可惜朝廷没有重用他们等等......

  朱允煐确实打算稍微降低一下读书人的待遇,说到底就是现在的这些读书人得到的太多了。

  说实话,多一些读书人没有坏处。可是朱允煐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那么一些个清谈误国的读书人。尤其是那么一些流连勾栏、高谈阔论的,一个个以为自己是风流才子或者是栋梁之材,时不时的来个诗会或者抨击时政。

  对于这样的风气,朱允煐肯定是会打压的,他不想在一开始就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些难解的难题。一开始就加大一些难度,那些读书人想要熬出头就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毕竟读书人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多的,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对这些群体加以限制了。

  老朱笑眯眯的听着,这么些年下来,他也发现自己的一些政策不是特别合适。现在看起来还不错,但是经过他这个孙儿的分析,老朱也是悚然一惊。

  比如说宗室子弟封底太多、待遇太厚,比如说土地兼并等等,老朱还是觉得他这孙儿是有远见的。所以哪怕他的孙儿有些时候有些天方夜谭的行为,有些看似花冤枉钱的地方,老朱也忍了。

  这绝对会是一个好皇帝,这绝对是一个可以治理好天下的英明皇帝,是老朱放心的接班人。

  至于一些短板或者不足也没太大的关系,老朱知道人是不可能完美的。更何况他的孙儿,在大事上不糊涂也就足够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和老朱仔细的在聊着,基本上也是确定了接下来的一系列计划,估计也就是围绕着去坑衍圣公、去坑读书人了。

  两个人也都觉得这没什么不好,这些事情就该这么办,因为对大明好,这就是他们会执行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