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9 没有变化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算是此前的皇太子,也不是每一次都会提前在这里等着,多半都是文武排班结束后再出现。

  看到朱雄英的出现,不少文武勋贵在这个时候也稍微的安心了不少,起码现在看起来朝廷不会有太大的变数。

  皇太子以前的地位稳固、权势滔天,但是皇太子不在了,很多的事情也就会有些变化。皇太孙手里的班底很厚实,但是现在皇太子都没了,皇太孙的地位说不定也要因此受到一些影响。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都是在等着、在看着,想要看看大明的一些秩序是不是会有一些变化。

  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也不要考虑什么改换门庭了,不要想着什么择木而栖了,还是继续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好,不要在这个时候想些歪门邪道的,要不然很有可能就是取死之道。

  一言不发的朱雄英站在班首,带着文武百官进入奉天殿,开始了新一天的早朝。

  很多人都很清楚,因为皇太子的早逝,势必会造成大明格局的一些变化。也因为皇太子的早逝,肯定打乱了皇帝陛下的一些布置安排。

  这自然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说不定要有不少的变动了。很明显这些变动,可能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也可能单纯的就是为了皇太孙能够顺利的接班。

  这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也是很多的文武勋贵们的一些盘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势必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也都需要小心起来。因为一旦有着一些个疏漏,说不定就是一股子血雨腥风。

  大家其实也都有着这样的觉悟,朝廷、权利的交接,很多的时候就是这么的残忍无情。事关皇权,很多的时候也是更加的残暴、恐怖。

  老朱龙行虎步进入奉天殿,端坐龙椅上,在文武百官参拜后,指着跟前,“皇太孙,站在这边。以后你要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要明,明才不会惑于奸佞。要勤,才不会溺于安逸。要断,便不致牵于文法!”

  朱雄英立刻跪下,朗声说道,“孙臣谨记。”

  好吧,这一下算得上是老朱再一次明确了朱雄英的地位了。一些皇子们的小心思,这个时候也是需要藏起来了,要不然很有可能被秋后算账哟。

  昔日太子的班底心里倒算安稳了不少,他们可以比较自然的投靠到皇太孙的麾下,想要是不会被拒绝的。而皇太孙的班底更是开心了,本来他们也会担心皇太孙的地位会尴尬起来,看起来是真的想多了。

  只是在这个时候,也会有那么一些人感觉到心里不是滋味了。

  倒不是说皇太孙的地位之类的,而是皇帝陛下看似是在耳提面命,可是皇帝那也是在敲打一些人呢。皇太孙的地位很稳固,皇太孙开始正式的接手一些政务。

  但是,皇帝陛下可是可以没有提‘仁’这一类的,这本身是储君必须要具备的品质。到了皇太孙这里绝口不提,自然不是说对皇太孙的不满。这样的一些敲打,其实就是让一些文官们心里清楚些。

  皇太孙是什么样的脾气,他们也该心里有些数。皇太孙是什么的行事风格,这些人也该考虑清楚了。

  以后的大明朝堂上,说不定更加杀伐果断、压迫十足了!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