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七九章 当年之事_大唐补习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他去别处转转,身后陈蒙带着两个家将不动声色将他们与其它人隔开。

  待行至人少处,李昊开口道:“宁东家,应该是认出我的身份了吧。”

  “小老儿见过李小公爷。”宁怀远以实际行动坐实了自己早已认清李昊身份的事实。

  李昊的灵魂并不属于大唐,对商贾并没有任何歧视,整个大唐上至李二,下至乞丐,对他来说其实都是一个样子,都是一群没什么文化的土鳖。

  二年多的时间,见过了太多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当神秘感自这些人物身上渐渐消失之后,取而代之的只有一视同仁。

  “既然宁东家已经认出李某,有些话我也不想藏着掖着。”背对着宁怀远,李昊望着不远处的紫云楼,淡淡说道:“王玄策是我看好的人,你最好能把当年的事情说清楚,否则就算我不对你出手,若干年后,你也逃不过他的报复。”

  “是,小老儿明白。”宁怀远咽了口唾沫,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说道:“其实当年的事情是这样的……。”

  在宁怀远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李昊慢慢将事情的大概还原了出来。

  五年前,也就是武德七年的时候,当时虽然大唐已经立国有七年之外,但国内战乱未平,许多地方依旧是连年争战。

  王玄策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带着一批伙计去了山东登州,在登州待了近半个月,收了一批上好的生丝,就在准备启程反京的时候,麻烦上门了。

  时任登州别驾的王元良看好了王玄策父亲收上来的生丝,仗着家世,打算以低于市场价三成的价格回购。

  王玄策的父亲自然不会答应,言语中双方便起了冲突,据说当时王元良派去的管家离开时曾放言,让这生丝出不了登州地界。

  然后,当天晚上王父所住的客栈便起了大火,同去的伙计只有一人因为提前发出回来送信逃得一命,其余人等尽数死于那场大火,收来的生丝也尽数毁于一旦。

  消息传回长安,宁怀远方寸大乱,考虑了近一个晚上,决定就算倾家荡产也必须把这件事情查清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做出决定的宁怀远在天亮的时候意外发现自己床头不知什么时候摆着一封书信,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大意是让他少说话,否则当心家小云云,字迹鲜红如血,看着让人脊背发寒。

  那天夜里宁怀远可以肯定自己一直都没有睡着,但信就这样突兀的出现在床头,这让他立刻意识到若是将这件事情告官的严重性。

  “所以你就将这件事情隐瞒了下来,故意说成是王玄策的父亲携款潜逃,对吧?”听完宁怀远的述说,李昊转回身,盯着他的眼睛问道。

  “是的。”宁怀远点点头:“小公爷,有道是穷不与富斗,民不与官斗,小老儿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是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