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二六章 不想就算了_天书遗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马铮“躲”进圣堂里接受考验的时候,帝国进攻大月氏的步伐却没有丝毫的停歇。

  首先开始有所动作的,就是巴蜀。

  世人皆知蜀道难,但实际上还有一条路却是能够让巴蜀的物资能够很快地从巴蜀转运出去——河道。通过河道水运的方式,可以快速的转运物资,而且耗费的人力畜力也相对较少。

  只不过这种方式有相当的局限性,譬如说在流速相对急促的巴蜀境内,顺流而下的成本只有逆流而上的十分之一,所以大船一般载货下游,空仓返回。其次就是对货物也有要求,一般情况凡是不能沾染潮气的东西,就无法通过江河进行水运。

  诸葛家打造的大量战争器械,就是通过水运的方式走出巴蜀。帝国朝廷在经过严密的计算之后发现,走陆路直接出巴蜀所消耗的,无论是人财物和时间竟然都超过走水路顺流而下再折返西北,所以最终的决定还是水路的方式。

  事实证明朝廷的算计竟然没有丝毫错漏,诸葛家也就乐的轻松,将足以武装三十万人的战争器械送走,如此一来不仅诸葛家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就连诸葛家的工坊,也都彻底空了。

  诸葛明心最是高兴,站在那里看着,一只脚还在微微发抖。

  “干啥呢?”

  诸葛崖山在旁,心中明知道自己这孙子激动,却偏偏就要开口问。

  “爷爷啊,你说这么多器械,回头朝廷该给咱们结尾款了吧?”

  别看诸葛家是个豪门,同时也是朝廷的勋贵,诸葛崖山虽然不是王爷但也是个爵爷,但实际上朝廷在诸葛家订做这些器械,同样是要给钱的,而且是先将材料运送来,然后给七成的加工费,最后完成运走之后,再结算尾款。

  诸葛明心掌管工坊的时间并不长,事实上他也就是管了七八年时间,这七八年时间里朝廷零零碎碎要的器械加起来还不到这一次的十分之一,也就难怪诸葛明心如此激动了。

  “你小子啊,就知道看着那些金钱,动动脑子啊,这次的尾款,我看是很难拿到了!”

  “啊?”

  诸葛明心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他不解地问道:“为啥?往常的尾款,朝廷可从不曾拖欠过一天啊!”

  这也是实话,只不过诸葛明心却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数量。

  人都说量变引起质变,让一个穷人一天拿出二两米来容易,可要他一次拿出三十天一个月的六十两大米,那就很困难,搞不好这个穷人其实每天工作就是挣回来一两天的大米,天天干活自然天天有,可要一次找东家赊欠一个月的,东家也不肯啊。

  经过诸葛崖山这么一说,诸葛明心就有些犯愁了,再过不了多久就是年关了,到时候工坊就要进行盘存,而盘存之后的多寡则是衡量他诸葛明心工作成绩的一个标准,虽说自打马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