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三章到清州考察(四)_一路仕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宁市长专门打了招呼,蔬菜基地所在的区县都是盛情接待,对蔬菜基地的种植、管理以及销售等方面,都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这种考察,刘正宇和梁海前只是第一天去打了个照面,接下来的两天,却是在宁鹏的陪同下,到平原省的几个风景区去玩耍个尽兴,直到考察团考察结束,三人才回到清州。

  清州的欢送宴会照样隆重热情,宾主言欢之后,湖东市的考察团成员,坐火车返回了宁州。

  到宁州的时候,刘正宇并没有直接回松阳,而是在家里又呆了两天,陪着妻子儿子在家里好好享受了家庭的温馨。

  回到松阳的第二天,纪委书记彭思国就走了进来。

  “刘书记,清湖中学私分公款的事已经查清了,你看这事如何处理?”

  让纪委介入调查涉及私分公款的单位一事,这是刘正宇一个多月前吩咐下去的,纪委这段时间对清湖中学和另外一个单位派人进行了调查。那个小单位的负责人从财务上领了现金后,以红包的形式给了职工,连放花名册也没有,更别说领款人签字。纪委干部前去调查,问他这两年从财务上领出的三万多元都到哪里去了,他说都给了职工,再问每人职工了多少,什么时候领的,他说记不清了,反正全都给了职工。

  再到职工中一调查,说这几年领导用信封的形式是了一些奖金,但金额和次数因为时间关系,有些就记得不清楚,有的甚至说根本没有得到过。

  经过再次讯问,这个领导人也是荒唐透顶,单位一共不到二十个职工,他奖金没有任何标准,全凭个人好恶,关系好的多,关系差的少,自己讨厌的人,甚至一分也不。

  结果就是一笔糊涂账,纪委的结论是有一万多元无法查实是不是给了职工,最后已贪污罪论处,已经移送司法机关。

  可清湖中学涉及到的几个领导,这事到底如何处理,彭思国也没有底。

  “思国同志,他们一共私分了多少?”刘正宇放下茶杯,望着彭思国凝重地问道。

  “据我们的调查,他们四人一共私分了一万三千元,对这个事,他们也承认了。并且也将私分的公款上交了纪委。”彭思国道。

  “也就是说,平均下来,一人分了三千多。”刘正宇就站了起来,在屋里走了几步,停下后说道,“思国同志,这样,这事我和中唐同志杰平同志商量一下再说吧。”

  到了最后,刘正宇还是决定听听两位副书记的意见。

  这四人私分公款,按照财经纪律虽然已够入刑标准,但毕竟数额并不是很大,影响也不是很严重,到底要不要从严处理,刘正宇觉得还是要再慎重考虑一下。

  毕竟这个决定一下,就将影响到几家人今后的生活和很多人的命运。

  这几人不像那个糊涂的所长,那个乱放红包,甚至连奖金放花名册都没有的家伙,连起码的法律观念都没有,送他进去学习一下法律知识那是一点也不值得可怜。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