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章 屯田不是请客吃饭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开始没人敢响应,因为刘备阵营其他人都是北方人,从来没种过稻子,听说居然要在辽东种稻,也是非常抵触心里没底。

  最后还是李素知道点历史,仔细盘问了鲁肃、向鲁肃确认他在东海郡时,是否真的亲自对水稻农事非常了解,得到了鲁肃的肯定回答后,李素才支持了鲁肃的观点。

  有了李素的肯定,早已对李素无条件信任的刘备才保下了鲁肃的决策。

  田畴也连忙做好配套工作、还分出上百名小吏集中突击学习《四民月令》,以免北方农民不会种稻而耽误事情。

  所有人都忙得热火朝天。

  连李素这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也再一次在这个春耕农忙季,亲自巡查劝农了解情况,忙得股无完胈、胫不生毛。

  ……

  大渝水东岸,昌黎城内。

  乌桓难峭王和他的谋士阎柔,这几天着实有些看不明白。

  自从一月底,刘备军前进到小渝水西岸扎营、稳扎稳打固守后,他们就以为刘备快对徒河、昌黎发动进攻了。

  刘备是穿过四百里无人区来讨伐的!怎么可能打持久战!就算刘备有钱有粮食,运不到前线不也是白搭!

  没有人比乌桓土著更懂四百里无人区对后勤的拖累有多可怕!

  所以,尽管叛军也缺粮,但他们相信刘备是更缺粮的一方!等,对叛军更有利!

  只要刘备渡河,哪怕刘备的兵更精锐,也会遭到半渡而击的惩罚,还会受到徒河城与昌黎城的掎角之势夹攻威胁!

  刘备敢全军主攻徒河城,昌黎的难峭王主力就会迂回捅刘备的菊花!

  可惜的是,这一切想的很好,却没有变成现实。

  刘备的消息封锁做得很好,难峭王派去打探军情的斥候,经常被同样巡哨斥候的赵云射杀。

  要是那种只有几十人规模的小队斥候,不幸撞到了赵云,更是往往会被全歼杀害!一个活口都回不来!

  这样的情报不对称环境,导致难峭王和阎柔直到二月底为止,都还不知道刘备在小渝水河口的水寨中、囤积了大批从海路运来的军粮。

  糜竺家的船队,很多都选择傍晚时分入港卸货、黎明拂晓之前又回去,虚虚实实,根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船来,偶尔有几条船被发现,以对海运毫无概念的乌桓人的见识,一时也理解不了其威胁程度。

  至于小渝水西岸正面的屯田,保密倒是更难做一些,但因为二月份刚组织下种的时候,禾苗都还没发芽呢,就算看到大批人活动,乌桓人也以为是汉军在修筑工事,或者搞什么别的无用功。

  谁让流民只有从辽东流向辽西、却一个回头流的都没有呢?刘备对饥民如此仁慈,但凡来了的都留下不肯走了,哪怕有一个人在刘备这儿觉得过得比乌桓人统治下更苦、知道这边情况后再二次反叛回乌桓人那边,那乌桓人也能更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