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章 舌战群儒-下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把历朝历代的反例都准备过了。

  被刘宏训斥之后,华歆也只好满面羞惭而退。

  所幸是君前议事,大家畅所欲言,李素也不可能追着对方骂。只要华歆肯认怂,总归可以止损。

  华歆被击退后,场面一度安静,就在刘宏准备结束讨论,聊聊对李素和此次幽州功臣的封赏时,又有一个老臣,似乎是看再无人发言,而不得不亲自跳出来:

  “李素,你说‘天道好宁而厌易’,此言无乃过乎?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汤武革命,皆以有道伐无道,天道一衰,天命便易,岂能迁延数代?你说武王有文王之积,那商汤伐纣,难道不‘猝’么?商汤又有何天谴?”

  李素视之,见此人上朝居然还拄着拐杖,须发如银形如星宿老仙,胡子都长得垂到肚子了。听他自报家门,才知道是侍中董扶。

  “董侍中,凡是不可一概而论,猝循有程度,天谴有深浅。《尚书-汤誓》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可见商汤伐桀时,古无循例,汤与伊尹心中皆不知天命可革,乃怀必死之心为救民而行之。

  商汤愿与日同亡,则其起兵之时,并无取而代之信心,但哪怕同归于尽也要替天行道。故而天谴较弱,便如周公平三监一般,终能中兴。且商亦受到反噬,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此即为商汤立国不稳之反噬。

  盖历代太宗无有不经历板荡而后宁。若太宗之侧有良辅,入伊尹周公,则终能克复,若无伊尹周公而只有赵高,则天命更易。夏有太康,商有太甲,周有三监,秦有扶苏,汉有诸吕……”

  后世宋濂方孝孺总结的殿兴有福论里,还一个很重要的总结,只不过李素如今不合时宜,他并没有写进书里,只是今天被迫拿来稍微说两句。

  那就是殿兴有福论认为,天命厌变,历代大统一王朝的太祖哪怕靠武力镇住了,但太宗时必然会遭到反噬。

  要么是太宗就亡国了、或者太宗死后那一支被推翻,要么就是原本应该当上太宗的那位,成为了隐太子被别人害了。

  夏有太康失国,

  商有太甲放逐,

  周有三监之乱,

  秦有扶苏不得继位被杀,

  西汉有惠帝绝后、周勃平诸吕后杀了惠帝全部儿子,

  东汉有刘秀的第一任太子刘疆因母后被废,主动让太子位给弟弟刘庄(汉明帝),才侥幸逃得善终。

  魏有曹昂战死,吴孙登虽是自然早死、但接替的孙亮亦被废。

  晋有“何不食肉糜”的太宗直接被八王之乱,

  隋、唐、宋有杨广、李世民、赵光义(疑似)杀兄夺位。

  蒙有术赤不得为大汗,

  明有靖难,

  清皇太极、福临皆非嫡长,豪格惨死。

  只不过,这些现在都没发生,所以李素不想多说。但真正观察过历史的都懂,

  把所有大统一王朝和三国这三个大型的稳固割据算上,“太宗”不被反噬到丢皇位的只有两个破例。

  第一就是周公辅成王,第二就是诸葛辅刘禅(刘禅最后自己亡国了,但那是外部进攻,不是内部权利斗争),其他就没有太宗能正常交接权力的。

  其他汉朝的儒生,因为前面的先例不够多,所以根本没有从这个角度总结过历史。

  哪怕是董扶,号称当世谶纬第一人、素来以“知天命”著称,被李素这么一反驳,也是瞬间哑口无言。

  卧槽?历史还能这么解读的?

  默然半晌,董扶不得不叹息而退。

  还有谁?

  李素悄悄窥伺半圈。

  好像没人了。

  总算轮到皇帝表演、封赏官爵了。

  刘宏刚才在上面,听李素和董扶就跟听讲故事似的,觉得还挺好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