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五章 厉兵秣马谋淮南_天下英雄刘玄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呈报彭城。

  刘备接到密信,看了一遍,递给贾诩。

  四个军师将军,荀攸在河东,贾诩、郭嘉、刘晔都在刘备左右。

  三人看完后,刘晔先道:“末将以为子经将军方略极为妥当。袁术悍然僭号,内伏潜流,外有强敌,亡不旋踵矣。扶亦难扶,不如索性灭之。”

  郭嘉也赞同先灭袁术,道:“袁术初入淮南,实力不弱,然先攻陶恭祖、刘正礼不下,又为我军所败,老兵损伤,实力大降。

  后虽穷兵黩武,拥兵八万,其实力还不如初入淮南之时。

  如今其兵力分至庐江、豫章,孙策又叛,袁术实际能掌控的兵力不过三万人。

  先击孙策,易造成战事拖延,若先灭袁术,则可速胜,然后据守长江,以拒孙策。正是上策。

  然有一点不可不防。孙策、周瑜皆非目光短浅之辈,若发觉我军有灭袁术之动向,说不定会向袁术称臣媾和,反放袁术与我军拒战。

  因此,出兵时机至关重要。”

  贾诩对灭袁术也持赞同,道:“奉孝、子扬所言极是完备,我就不再赘述。

  只提一点,我军在北线部署重兵,袁本初也抽调燕代精兵南下,如今沮授、阎柔对云长将军,鲜于辅、审配对子恪将军,张郃、逄纪对国让将军,又对诸胡采取怀柔政策,赂以财宝,引诱诸胡南下。

  虽然界休一战,诸胡破胆,仍有欲结袁本初向我军复仇者,派万骑南下。

  如今袁本初前线兵力高达十三四万,远超我军。

  万一我军陷入扬州,须防袁本初蠢蠢欲动。”

  刘备颔首,道:“袁公路僭号天子,本就应予讨伐,只是我军久战疲惫,力有不逮而已。

  若有速平之机,万不可失。

  此事重大,有劳贾公亲往监护,辅助牵招决策扬州战事。”

  贾诩领命。

  刘备又与贾诩等讨论荆州、益州、关中动向,讨论此前方略是否需要进行微调。

  处理完军事后,刘备召集张昭、华歆、崔琰、毛玠等开会,主要询问郡试情况。

  崔琰报告有关情况:“二十八郡国已陆续上报通过郡试者名单,吏司、侦司、刑司派出吏员对各郡进行了抓阄抽查,发现判卷情况合规合法,偶有错漏,亦非故意,暂未发现有舞弊者。

  目前完成判卷者有颍川、汝南、彭城、东海、沛国、下邳、梁国、陈国、鲁国、山阳、济阴、琅琊十二郡国。”

  毛玠报告部试准备情况:“按每郡国通过郡试者五十人计算,共一千四百人。驿舍已在动工,预计年底前可以完工。考试将在明堂举行。”

  刘备去年八月迁治到彭城,就开始在北城建造大司马府。现在居住的只是临时府邸。

  刘备亲自规划的大司马府,主要是作为政事场所,是五州中枢所在,诸司诸曹郡在此办公。几乎相当于一座小城。

  设有城楼,下瞰大校场,可用于阅兵。

  进入城门后,左边是礼、吏、户、兵、农、工六司,右边是士、民、警、侦、刑五司,每司有一小院。

  再往里是明堂,占地极广,雄伟壮观,内部可容纳数千人,作为重要集会之地。

  明堂之北则是军政、军谋、军备三司。

  再往北则是刘备宅院。

  刘备宅院左右栉次鳞比,是十几个小院,张昭、华歆、沐并三人阖家居住于此。

  刘备宅院并不比张昭等人院落大多少。

  除了明堂之外,其余建筑均已建成。刘备回彭城后,挑了个吉日,与张昭等人一起搬入府中。

  张昭等开始还以事无先例而拒绝,刘备坚持,道:“苟利社稷,何必先例?例自我开,有何不可?”张昭等只得听从。

  诸司官吏每日晨至大司马府,临暮回家。大司马府提供午餐一份。

  每十日休沐一日。

  五州在大司马府高效管理下,慢慢恢复着元气。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