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四十八章 国号不可限一隅_天下英雄刘玄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做持久之计。

  曹操在蓄力,刘备也在蓄力,等着更多投石机运送而来,等着汾水暴涨。

  袁绍得知刘备大破胡骑的消息,大惊失色,对左右道:“胡骑十万,天下莫敌,刘备竟能破之,何其强也!”

  拉下脸来,向田丰问计:“元皓,刘备芟夷大难,孟德危矣,今当如何是好?”

  此前袁绍对曹操恨之入骨,后又希望刘备与曹操两败俱伤,现在看到刘备轻败胡骑、围困晋阳,曹操危在旦夕,不由又念头大变,盼望曹操能够振作,支撑得更久一些,将刘备拖死。

  鄄城之战,袁绍未及时救援,致使曹操失兖州。如今故事重演。

  袁绍知错能改,万不敢再让刘备轻松夺取太原。

  刘备已据河东,再据太原,一是对上党形成夹击之势,二则可自太原北出幽州,或东下冀州,对袁绍根本之地威胁太大。

  田丰皱眉思索,道:“晋阳城坚,非仓促可下者。刘备虽勇,目前弱点有二,一是河东为我军所攻,二是千里馈粮,而腹心遭袁公路威胁。

  不论是我等攻下河东,还是袁公路攻下豫州,断绝刘备粮道,都可对刘备造成致命打击。

  险地对阵,狭路相逢,非勇者无以取胜。

  请魏公继续猛攻阳阿,而命逄元图率援兵经河内急赴东垣,攻下东垣,取道翼城,夹击阳阿。

  若击破阳阿,大军进入河东,则胜局可定,刘备可平矣。”

  袁绍赞道:“元皓计略是也。”派亲信持自己手令日夜兼程,驰回邺城,召逄纪率两万兵南下。

  腹心空虚会有危险?不存在的。

  幽州在自己手中,太行张燕首鼠两端,龟缩不出。魏郡哪有什么危险?

  魏郡没有危险,渤海郡却出现危机。

  刘备所任裨将军吕虔代替太史慈屯兵西平昌后,不停派出细作越过黄河,窥伺审配军之动静。

  由于黄河结冰,行动方便,两军相互越境,摩擦不断。

  时至三月,黄河解冻。

  吕虔在对着重合县的地方搭建浮桥,与审配对峙,突然自下游渡河,至阳信城下,发动突袭,一举破城,掠其人民,从容而还。

  审配兵多,阳信又在黄河以北,因此吕虔不守。

  审配大怒,也渡河攻安德、平原。

  两军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

  虽然战斗激烈,但双方都有顾忌,未深入敌境,也未进行决战。

  吕虔以攻代守,自是为了掩护己方军队重大行动。

  吕虔几次做出诱敌深入的态势,审配都不上当。

  审配见吕虔自信满满,从容不破,对一直隐忍不出的赵云之折冲军极为忌惮,对左右冷笑道:

  “吕虔欲赚我入河济之间、狭小之地,然后以骑兵突我,真是痴心妄想。我岂会上当?”

  左右皆服审配谨慎。

  吕虔见审配行事,脸上一副妙计难售、大失所望的表情,心中却自喜悦:“审正南刚愎自用,自以为得计,却入我彀中。大事成矣!”

  高呼“大事成矣”的还有一人,正是吴公袁术。

  他刚得到前线传来的胜利消息:

  苌奴占广陵。

  张勋取沛国。

  乐就取汝南。

  孙策更是击败陈登、于禁、荀衍等联军,进逼至彭城之下。

  给袁术的感觉是彭城旦夕可下,莫说豫徐,即便青兖也未尝不可得。

  袁术又得了传国玺,越发认为天命在身,讽左右及亲信奏报祥瑞。

  上有所命,祥瑞还不易得么?

  不数日,数十件祥瑞就呈到袁术案头。天垂祥云,地涌灵泉,白狼现身,赤兔衔药,井中白石,河中瑞图,等等,应有尽有。

  张炯认为天人感应,此乃上天之意,袁公当正大位,以救天下苍生。

  韩胤亦支持此议。

  但两人对国号却起了争执。

  张炯认为袁术既是吴公,国号当为吴。

  韩胤则认为袁姓出于陈,陈乃舜之后,尧舜禹,舜排第二,乃是仲。故国号应为“仲家”,意思是舜之后裔所建的国家。

  两人争论不休,无人肯退让。

  袁术拍板道:“代汉者,当涂高也。孤字公路,正应谶纬。至于国号,吴乃是地方诸侯之国,不够大气。当取仲家。”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