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0章 四妃_如意枝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肃宗的几个妃子里面,就数庄妃最没有背景。只是,庄妃心里也隐约知道,或许,这也是肃宗为什么最喜欢她的原因所在。

  因为跟她在一起的时候,肃宗是真的放松,真的欢喜,而不是为了她的父亲,或者为了她的家世,勉强对她加以恩宠。

  要知道,肃宗的另外四妃,个个都极有来头,父兄不是内阁大学士,就是勋贵侯爵,不是文臣领袖,就是武将首脑。

  作为竞争对手,庄妃进宫之后,对肃宗的几个妃子,自然也打听过不少。钟粹宫的德妃,还有储秀宫的淑妃,这两人就是肃宗做皇子的时候,进府做的侧妃。

  德妃郑秀的父亲是工部尚书郑韬,这个郑韬别的本事没有,揽财的本事却极为高强。当年肃宗还没做太子的时候,这郑韬就架空了上司,在工部说一不二。既能生财有道,还能堵住悠悠众口,绝对是个难得的人才。

  肃宗登基之后,郑韬就成了工部尚书,暗地里,就是肃宗的钱袋子,专门负责解决疑难杂症。要知道,这工部主管各地屯田水利,营造工程,还管着边疆卫所的武器衣物的供应。

  无论什么工程营造,只要郑韬插手了,必定能给肃宗省下一大笔花销,同时还能把事情给办妥帖了。所以,有这么一个工部尚书,肃宗是捡到宝了,对郑韬的女儿德妃,自然不会怠慢了。

  而德妃倒是也还对得起这个封号,为人四平八稳,言不高声,行动有序,礼仪更是周全。可是这样一来,就没什么味道了,再加上德妃的姿色并不拔尖,肃宗虽然敬重她,却并不喜爱。

  肃宗当皇子的时候,德妃就进了王府,郑韬也坚定不移地站了肃宗这个三皇子的队伍。这么些年下来,郑家的功劳,说不定远超承恩公邓家。

  德妃生了三皇子跟二公主,子女双全。三皇子比太子大一岁,而今已经二十岁了,娶了大理寺卿史明德的女儿史云,膝下早已经儿女双全。比起现在还没成亲的太子,三皇子在百官眼中,更为可靠忠厚。

  都是自古明君难得,可做朝臣的,还是更希望有一个忠厚老实的君王,而不是一个独断专行,极有主见的帝王。

  肃宗没有登基之前,所有人都以为,他就是个忠厚老实的嫡子。谁知道,肃宗登基之后,渐渐露出独断专行的一面来。百官在这么一个动辄变脸的帝王面前,也十分辛苦,自然而然,就希望有一个不用他们这么提心吊胆的储君了。可是,太子常年跟着肃宗,有样学样,倒是很像父亲。

  而且,德妃所出的三皇子,前面虽然有两个兄长。可这两位兄长,都是肃宗旧日王府里的侍妾刘氏所出。刘氏是邓太后送去王府的宫女,服侍肃宗多年,现在也只是个嫔位。而她所出的大皇子,早年夭折,就剩了个二皇子,并不起眼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