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三章 开销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方然知道,安生并没有近亲属,早年间意外离世的父母,也没给他留下一笔不菲的遗产。

  所以对安生而言,像联邦的大部分高校学生那样,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费用,几乎都要依赖联邦金融机构提供的助学贷款,除此之外,奖学金原本也是一种不错的来源,但是对半辍学状态的安生而言,基本没办法获得。

  学费,加上生活的开销,每年总归需要几万马克才够。

  而对举目无亲、又无一技之长的托马斯*安生,勤工助学和兼职打工这两条渠道,也几乎因为“车库创业”的幻梦而没时间去做。

  当然,哪怕安生的账户上,现在连一个芬尼都没,也难不住方然。

  但考虑到今后的计划,资金,是怎样也不嫌多的起码基础,而摆脱原有的身份,也意味着“为布朗教授打工”和“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兼职”这两条渠道一起断绝,如果没有其他收入,就会坐吃山空。

  但想这些也没有用,刚成为“安生”不久,自己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在互联网络上肆无忌惮的活动,那样很容易留下线索、暴露身份。

  眼前的日常开销,并不算多,方然决定要节俭一点;

  即便他本来的花销也一点都不高。

  量入为出,节省的生活状态,这也是“安生”的身份特质,对习惯了坚忍生活的方然而言,一点都不难做得到。

  和眼前的窘迫相比,接连两个学期的fscim课程,才更让他在意。

  fscim,西历147o年代出现的新事物,宾夕法尼亚大学这样的名校迅反应,开设相关课程,对就读的学生而言,应该是一项锻炼能力的受益举措。

  但是fscim、“联邦标准信息测度码”本身,却并非容易理解、掌握的东西。

  信息测度,以人类的立场而言,是一种早已有之,司空见惯的行为,在盖亚表面生存的人,与外界环境打交道,几乎无时无刻都这么做,或者使用这行为所得出的成果,用书面语来描述,就是“认识客观世界”。

  为交流、保存这一行为的成果,人类的语言,也逐渐演变、变得越来越复杂。

  而什么是fscim呢,表面上,似乎与fscii一样只是编码的约定,事实上,接触这一领域不久的方然已能看透,这是为计算机、为信息技术领域准备的一门“语言”,或者说,是信息系统中交流、保存信息的统一标准。

  借助fscim,理论上,任一客观事物,都可以被规范化的测度,用标准fscim方案转化为测度码,成为通行于计算机世界的标准叙述,可以被符合fscim标准的任何一台终端、任何一个网络所使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格式、编码转换,也(几乎)没有歪曲、误解等人在交流时会经常出现的问题。

  fscim的框架,显然非常宏大,这样一种编码规则的展,可想而知,没办法一蹴而就。

  在1477年,方然通过网络学习相关课程时,fscim标准还远未完成,截至目前,还只有一些初步的应用,将互联网络中的服务、传输与存储模块,逐步更新为fscim标准,然后再一点点的扩散到整个网络,乃至整个人类世界。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