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回 独辟蹊径_七煞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陪师弟玩耍。王朗慌忙喊道:“哑巴,你先别去烦你师弟。我看他眉间煞气深重,对修炼有异常的兴趣,只怕另有缘由。你这个做师兄的,可要多多体谅照顾他。”

  多宝重重点了点头,心内却疑惑不解:“这修炼有什么好玩的?要去杀那狗道士,干嘛一定要修炼?若不是中了暗算,我早把那狗道撕成碎片了!”

  赵昀走到岛西面,拿出秘籍观看。远处少女仆妇洗衣喧闹之声隐隐传来,天空中不知愁的青鸟悠然叫鸣,时不时掠过一碧如洗的长空,留下几道残影、

  赵昀翻开秘籍,见第一页写着四个大大的隶体字:“碧火真气”,字体丑陋,想来是师父所抄录的。接着翻到第二页,不自觉的顺着文字念道:“碧火真气者,万法之源也。碧火,乃人心中一点灵识;真气,乃气息中一种力道。碧火真气,何以为名?乃是由灵识生力道也。

  人生而无异,何以生力道?力道者,由灵识中来;灵识者,由无处来。不可捉摸,不可厘定,而忽然已有灵识。天地灵炉,生此碧火,或小则寥若晨星,或大则猛燎天际。

  此乃碧火真气总纲,不可不识。境界十重,我取其九。后人用之,其馈无穷。”

  赵昀读着读着,兴奋莫名,思量道:“这不便是法会上仙师说的道理吗?真气的修炼,就是突破自身**力量的有限,而产生神奇的力量。一旦能探清真气的根源,便可源源不断产生力量。难怪天下人士,对修真趋之若鹜。”

  赵昀继续读下去,不由“呀”的一声,喜悦振奋,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暗道:“居然是这样!”

  原来这碧火真气其实并不是基础法诀,而是一门沟通天人、穷究玄理的神奇仙术。它的创始人正是凌云观的第三代祖师烟蓑散人,当年凭着碧火真气横扫仙林,成为西牛贺洲公认的第一高手。

  烟蓑散人用碧火真气来概论法术来源,端的是另辟蹊径。他把修炼分为十重境界,第十重乃是天仙境,因为自身也未达到,因此阙而不论。

  剩下九重境界分别是:若初境、盘龙境、竹啸境、乾元境、天有境、若水境、神明境、灵犀境、潜龙境。

  这九个境界层层递进,每到一个新的境界对道对自然的领悟便加深一层。若能由潜龙镜更进一步,便可破碎虚空,飞升成仙。按理说这样的无上道法,应该是凌云观的镇殿之宝,事实上根本不是如此。

  只因为自烟蓑散人之后凌云观几代弟子都无法按照秘籍所示练到潜龙境,甚至连竹啸境都无法领悟。到了后来,凌云观的精英们根本不相信能练到潜龙境,对碧火真气就越来越不放在心上。

  直到百年之后,一个东土游侠唤作玄庄来到凌云观,带艺投师,不知何故对碧火真气大感兴趣,竟然被他修炼到了乾元境,霎时带起了一股学习碧火真气的热潮。

  但结果令人大失所望,旁人根本修炼不上去,便连亲受玄庄指导的弟子也毫无寸进,碧火真气由此正式被人忽视。

  那玄庄却修为日渐精湛,自创出许多功法,隐隐成为凌云观中兴人物。饮水思源,因玄庄自己后来修到了天有境,他传下的那一派弟子便称为天元宗。

  后来无人能领会碧火真气的玄妙,而法术仙诀却越来越多,碧火真气就变成了蒙尘明珠,成了天元宗门人口中的基础法诀。

  只是因为沿循传统,每个天元宗入门弟子都要修行碧火真气,成为了入门教材。若不能练通若初境,那么一年之后,天元宗便要收回天元宗门人的资格。

  赵昀翻看秘籍,见到若初境的那些描绘,他的脑中一时光亮无限。在心底最深处,一颗小种子好像接受到丰润养分,悄悄的滋长着。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