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597章 生活与名著_我出生在九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选文科,背是一部分,理解是另一部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我只是想着懒得动脑,也懒得不动脑死记硬背,选文科好歹能随便写点东西上去,得一些分,不至于输得太难看。

  真打算去考一所好的二本学校。

  我应该选理科。

  我文科其实不占优势,都一般般,地理勉强好一点,英语还不好,全靠数学在那撑着,语文也就那样。

  我反感作文里加一些故作高深的词语来提高分数,偏偏老师喜欢,记得有一回为了分数试着加了一个词,滥觞,意思就是广泛流传,什么观念滥觞于社会,比说社会流行什么什么,要显得高大上一些。

  可在我看来就是不说人话。

  因为这个词,老师给我多加了两分,43分的作文变成了45。

  老师举例说明的那篇作文是55分,虽然离满分还有5分之差,不过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按照这种方法,想要在高考的时候拿50分以上,还是可以的。

  平日里需要积累的东西,我知道,一些不常用的名人名言,用烂的那些,没新意,老师一看就不想给高分。

  毕竟我们的高考大概率是考议论文,写散文诗歌那些,有时候让,有时候直接就是不让写的,让写的时候,除非真的很有才华,能让阅卷老师惊为天人,去找阅卷组长商量再定分,但几十年从业生涯,见过的大风大浪也不少,真要眼前一亮,几乎不可能,我们赌不起。

  一般来说,我们高考时用的词组也要尽可能用高深一点的,在一众平平无奇的作文中,有这些词就能让我们脱颖而出了。

  满分有难度,但高分不难。

  这个滥觞已经是我已经能理解的,还有我理解不了的词滥觞于那些高分作文中,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对象。

  也不知道是我们这独有的,还是别的地儿都有的。

  哼。

  不就是学林黛玉说个话,老师就在那一个劲夸夸夸,不是林黛玉,干嘛要学林黛玉说话,再说,林黛玉又不是一个时时矫情的人,可提到林黛玉,大家的印象就是弱柳扶风娇滴滴的贵族小姐形象。

  她的遭遇,是半点不提,就算提也是简单一句话带过,落魄以后寄人篱下,不该再这样矫情。

  我压根不想听这样的话。

  就像现在大家自嘲时说的话一样,老板都给工作了,为什么还要指望老板发工资一样。

  黛玉本就是带着家产去的贾府。

  要说错,那个时代也错了,就一句揭露了时代的黑暗就完了?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也没有闲心安安静静读完四大名著,别说四本了,就连一本都没有从头到尾读过一遍。

  这又是我的错了。

  我错在没有那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好心态,平日里的生活已经够烦心的了,不想在书里再去经历那些不被理解的烦心事,可我们这些能理解的都不愿去了解了,剩下的也就只能是一些沽名钓誉的人了。

  小时候让我们读名著,我们读不懂,不想读,只想读些有趣的故事,老师和家长不让看,说会影响学习,现在我们没有这个读书的习惯,想读名著了,却也很难开头。

  生活,比名著还难读。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