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四章 上山下乡_随身装着一口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咱们村参观,等下我指派人接待.指到的人要做好接待准知

  “知识青年是什么,现在还有吗?”

  “这不是几十年前的称呼“咱们这里以前还有知识青年?”

  “多新鲜,为什么不能有,咱们青山镇是上山下乡的重点乡,咱们村分了十几个人呢,现在算算岁数应该和我差不多大。”二麻子接口回答。

  听刘广聚一说,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

  对于年轻人来说,上山下乡完全是个陌生的名词,但是刘家沟老一辈的人都还记得当年的事情。

  在刘军浩看来,这些事情和他们没多大关系。主要是刘家沟的一些老人出面,这样彼此都认识,应该有话题可谈。

  刘广聚也是这样安排的,只是给村里人提个醒罢了。末了他又把刘军浩家的黄鳝预定下十几斤,用他的话说,这些算是咱们刘家沟人的半个亲戚,来了自然要招待好。

  开完会,刘军浩把黄鲜送到村里,然后继续龟缩在屋里看电影。天太冷,他实在没什么精神出去转悠。

  其实今天太阳不错,赵教授搬了把椅子坐在路边教两只斑鸠认数字,正教的起劲,有辆车子径直停在路边,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手提公文包从副驾驶上跳下,疾步跑到后边打开车门。

  只见一位瘦高瘦高的老头慢吞吞从车上走下,神色略微激动的张望着口

  赵老爷子虽然一辈子在象牙塔中度日,但是看人的眼光却不差。来人从年龄上看大概五六岁的样子,穿着打扮举止都不像一般人。

  “老哥好悠闲,在遛鸟呢?”那老爷子笑着冲他打了声招呼。

  “嗯,你找谁?”赵教授忙站起身子。

  “我找刘洪山大哥,请“…注在这里吗?”老人又问了一句。

  “你是不是找错人了,这里没有人叫刘洪山”赵教授疑惑的问。刘家沟的人他差不多都认识,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没错呀”.就是这里”.那人疑惑的看看周围的环境,跟着说道”,这以前是不是粮库仓库”

  “对呀”赵教授点点头。

  “那我没记错,应该是这里”我找一个名叫刘洪山的老大哥。他会做调料,哦,就那种十三香。”

  “十三香”:“赵教授拉个长腔,终于明白过来,这人估计是找刘老头的。关于刘老头,赵教授倒是听刘军浩提起过几次,不过他不知道人家的大名。

  别说他,就连刘军浩猛然听到这个名字都要懵掉,主要是和爷爷在一起生活十几年,印象着村里人没人管他叫大名的。

  这是农村留下来的习惯,一般见熟人都叫小名儿或者外号。拿刘五爷来说,同辈的人叫老五,小一辈的叫五叔。问起刘五爷的大名,估计很多人都不清楚。

  爷爷的名字刘军浩倒是知道,大名叫刘洪山,小名树墩,村里人找上门的时候都叫衬墩叔。

  “小、浩,你家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