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切按照戏本演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安地问。

  明军的哈哈大笑:“哪怕你有金山银山,也别想买到热气球。有机会去我们京师,可以花100两体验一下飞在空中的感觉。其他的你就别奢望了。”皇宫遇空袭后,热气球的管制比火器还严厉。

  “那,我们还能住回城里吗?”几次交易在城里进行,细心的商人发现明军并没有全部住在当地人家中,他们更喜欢住在军营里。

  说话的明军啧了一声:“等我们撤走后肯定行。我们主帅怕你们在背后使诈,把所有人赶走一劳永逸。主帅一劳永逸,却害得我们连个洗衣婆娘都找不到。”

  “你们要撤走?”

  “那是当然。我们还要北上把鞑靼赶到阴山之北。朝廷会派官员治理你们。”

  土鲁番人伸长脖子没等来交接班的大明官员,竟然等来了喇嘛!

  距安乐城30里外的火州,曾经是高昌国的国都。高昌国信佛。后来占领此地的蒙古人信佛教的其中一脉——密宗。元帝国瓦解后,四大汗国陆续更改了信仰,才有了当地人改信伊教的一幕。哈密一直在伊教和密宗之间摇摆。在弘治帝派出册封的西天佛子之后,哈密信密宗的人越来越多。

  喇嘛们比交接班的总督来的都快。刘胜和喇嘛们闭门交谈之后,下达了信仰密宗之人被允许居住在安乐城、火州、柳中城中的军令。土鲁番还处于军队占领状态,自然要听从军令。

  更改信仰有时候比夺家产还要人命。这一军令招致土鲁番人抵抗。谁敢改信仰就在内部处决,绝不让允许此事发生。

  见到了能飞天的热气球,明白土鲁番和大明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投靠大明得到丰厚的生活条件,很多人还是心动了。况且这片土地到处都是佛教的踪迹。比如火州城中有寺庙遗址、附近有佛塔遗址之类的。而密宗也曾是元朝的国教,在蒙古人心中有一定的地位,长辈们以祖宗家法威胁小辈时总缺了点底气。

  有一个人心动,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守在城里的明军冷眼看着土鲁番人内乱,城外打出狗脑袋他们都不管。只要跑到城门口愿意改信密宗之人,明军就把他们放进城,提供少量的生活物资以及力所能及的工作。再怎么样也比生活在城外好。

  喇嘛们除了传教也会看病救人。明军守着城不出,哪怕城外有土鲁番散兵游荡,只要不攻城明军也是不管他们的。哈密、东天山几场战争消耗了大明一年的火药,打的那是个天崩地裂。命大逃离战场的土鲁番士兵各个带伤,很多人伤口溃烂危在旦夕。没有医疗救治,哪怕明军不杀他们,他们也很难活下去。喇嘛们出手救治。慢慢地,改信密宗的人越来越多。

  在刘胜收到原南京户部尚书王轼成为土鲁番总督的时候,刘胜下了一个令。

  “土鲁番中所有人必须改信密宗,不愿意改信仰的限期十日离境,十日后刀剑无眼。”

  此军令一出,土鲁番人差点暴动。他们能去哪?西面、北面都是山,东面的哈密和他们关系紧张,前往东察哈尔汗国需要跨过南面的山路。并且东察哈尔汗国比他们更乱,

  商人们想请张海说和,而张海躲进了安乐城。

  刘胜更不负责任。不管城外怎么乱,明军依旧执行原来的禁令——攻击城墙者死。

  王轼一路又是快马又是热气球,赶到安乐城匆匆上任的时候,看到城墙前斑斑血迹,还有未处理的尸体。

  王轼没有慌。来之前收到太子殿下的亲笔书信,让他一切按照戏本演。戏本作者,顾问阁王恕等人。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