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六章 加班的廷推会议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朝廷的执行效率不会差。

  刘健又道:“还有,太子找马尚书商议建立‘智囊阁’,请某些致仕官员出山为预判局势出谋划策。各自回去管束下属,别让他们胡说八道。”

  “致仕官员?预判局势?出谋划策?不太妥的吧?”兵部尚书刘大夏一脸警觉。

  朝堂上有无数官员可以给太子出谋划策,又何须惊动致仕官员。如果致仕官员与朝臣们意见不一致,太子相信哪一方,另一方必定陷入尴尬局面。况且致仕官员在朝中的关系网无数,是内阁最大的威胁。朝堂上若没有强势的内阁,或者内阁不稳定,容易陷入党争!

  顷刻间,刘大夏罗列出一长串的不合时宜。

  看向同乡兼同一个老师门下的李东阳。

  李东阳对他笑了笑。

  “智囊阁着重预判国外局势对大明的影响。太子让马尚书给前任吏部尚书王恕王老大人、吴宽吴大人、谢铎几人去信。问了‘海外诸多强国吞并土地扩张领土,大明是否效仿’的问题。太子会根据各人的回答决定是否聘入‘智囊阁’。”刘健解释道。

  也就是,智囊阁是太子从一众致仕老臣中选出意见相同之人。商讨的都是国外局势,不插手国内朝政。

  “太子想要扩张的心思昭然若揭啊!”通政使王玉张口结舌半日,哭笑不得地感慨道。

  王玉,上一任太医院院使。九年考满后,被弘治帝提拔到通政使司。通政使司负责各地奏折传递,由皇帝的心腹担任。王玉任太医院院使期间,太子多次表达了对他的不满。太子摄政,别人猜测太子会更换内阁,王玉却觉得他会第一个被换。可没想到,第一个下台的竟然是侣钟。

  马文升道:“实际人口超万万,粮食每年都缺,天下失地的流民无数。扩张也没什么不好。”

  “军制改革后,军中将士请战情绪高昂。”刘大夏最近很头疼。请战去哈密出战的人数众多。太子要他上报的名单拖到最后一天。通关系走人情,恼人得很。

  刘健揉揉太阳穴:“时辰不早了,都散了吧。”

  “在下做东,请诸位去‘酒中仙’吃顿宵夜如何?“马文升打趣道。

  刘瑾去了趟户部找李梦阳、伦文叙。很多人都知道太子今晚宴请二人。

  “我就不去了。不过我可以做个庄,赌太子请客是否会超过10两。赢得没有翻倍。”刘健笑道。

  谢迁打趣:“首辅大人大概不知道,‘酒中仙’雅间最低消费50两起。”

  “太子请我等用膳,哪顿超过50两的?‘酒中仙’属囚牛商行,不可能对太子要求最低消费。我们就赌桌上的酒菜。我赌不会超过十两。”马文升从衣袖中摸出十张一贯囚牛宝钞。

  “太子要笼络年轻官员,怎么也得大方一回吧?我赌超过十两。”谢迁同意拿出十贯囚牛宝钞。

  众人纷纷下注,去除户部尚书缺位和坐庄的刘健,十人下注各占一半。

  刘健从中抽出五十贯递给马文升:“这顿输的人请客。少喝点酒,明日事可不少呢。”

  “五十贯,最低消费有了。谁和‘酒中仙’里的人熟?我们定太子隔壁的雅间。”马文升甩了甩手里的囚牛宝钞。

  王玉站出来:“我和他们熟。囚牛商行几位掌柜、管事不少人私下里找我看病。”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