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三章 算什么大事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时三刻,午门砍下了一百颗人头,染红了午门的地面。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官员每日上朝的必经之地。也不知明日上朝,百官们走过时心里会不会发慌。

  首辅刘健带上李东阳、谢迁旁观。

  “皇上仁厚,并没有逼迫宫人旁观。”谢迁沉默了半天,另辟蹊径维护弘治帝仁厚的人设。

  刘健淡淡道:“上一次午门血案,还是正统年间。”

  午门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每年初一,要在午门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如果遇到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还会在午门举行“献俘礼”。如从神圣的地方,怎么能见血呢?

  当年土木堡之变传到京师,百官们当着彼时还是监国的郕王面,活生生锤死了大宦官王振的同党、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等三人。事后由于谦周旋,无人遭受处罚。

  当时刘健只有17岁,听闻后不可置信。没想到有生之年,能亲眼再看一次午门流血。

  弘治帝怕最想砍的不是宫人,而是那个人吧。

  “改把会试的事终结了。”刘健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

  李东阳看着刘健的背影疑虑重重:“如何处置……处置程敏政?”

  “搁置再说。”刘健言道,“该放榜了。”

  他与弘治帝师生情谊深厚,深得信任。弘治帝任命他为首辅,他自当呕心沥血以报皇恩。朝廷需要稳定,皇帝需要各方势力保持平衡,如此才能使朝廷中枢的命令畅通无阻传达地方。明初“淮西帮”与“浙东帮”党争,弄得乌烟瘴气。此例不可再开!

  从立国开始,一直存在“半朝江西人”的情况。宣宗、英宗开始打压。但到了宪宗时期,又有了变数。宪宗喜方术,宠信李孜省,李孜省假传神降迷惑宪宗重用江西人。那时内阁首辅陈文、彭时为江西人,多位大小九卿也是江西人。江西帮一时势大。

  弘治帝上台后,在徐老大人、他等人的帮助下,逐渐驱散了江西帮的势力。

  可江西帮解散了,江南官员又有抱团的趋势。

  江南经过百年的休养生息再次迎来了繁盛。江南人日益不满朝廷的重税政策,江南文风盛行每科进士人数居高不下。朝廷每年的例行开支少不了,江南减赋势必造成其他地方赋税加重。

  刘健是不会让朝廷出现什么“江南帮”的。这也是他愿意帮徐溥一把的原因所在。徐老大人一闹大,弘治帝断不会让大量江南籍官员位居高位。内阁中已经有一位谢迁了。

  而程敏政,他不但有已故首辅李贤的门生故旧支持,背后还有微商。

  朝堂上不必再加上一个程敏政。

  官员们有时挺迷信的。他们把午门流血视为不祥。

  但他们也知道处死的是宫人,又与太康公主的死有关。连御史也没有劝谏的心思。出了不祥事就要冲喜。

  于是,等了大半个月的会试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