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将死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焉躺下安卧,就这么几个动作,倒让他出了一身的汗,呼吸都有些不稳了。

  “你身子也不好,本该赐你些钱财宅地、放你出去做个什么不劳累人的官,让你在蜀地安居……”刘焉伏在榻上,语气微弱、有些抱歉的说道,这一起一卧,让他也不是很舒服:“可若不是我身边实在没有可值得托付的亲信,我也不会强留下你来看顾我。”

  这只是一个上位者表示亲近、让手下人自以为很重要的手段,刘焉谙熟权术,用起来得心应手,吕常的表情看上去也是极为受用。他轻吁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呼吸变得平稳,笑着说道:“在下没什么才干,也就只能为使君做些奔走传信、照料私隐的活计。何况使君待我不薄,犬子能得拜名师,也是使君给我家的恩惠,我不能不守信义。”

  “嗯……”刘焉闭上眼睛,一边养精会神,一面梳理着自己的思绪,轻声问道:“你家那小子近来如何了?”

  吕常之子吕自从拜入来敏门下,每日都在来敏府中受业读书,不仅如此,在私底下,小小年纪的吕也是连接刘焉与来敏之间的桥梁,许多州牧府外的事情,都是靠吕代为转述。故而刘焉此次开口问询,问的不是吕的近况,而是来敏等人有无新的动向。

  “来君近来频繁拜访蜀郡各家名士、颇得善名,譬如本郡张氏、杜氏,与之来往甚为亲密。依在下之见,来君能有这般成绩,吴氏在其中出力殊多、可谓功不可没。”吕常一五一十的说道。

  刘焉轻哼一声,语意不明的说道:“自打吴班跟来敏一同南下,还甘愿为其左右骑从的时候,我就知道彼等会有什么想法了……这并不出奇。”

  也许是刚服下的汤药发挥了效用,刘焉此刻觉得身体状态还算不错,后背的疼痒也减轻了许多,手足也不像以往的那般无力。尤其是他头脑很清楚,能够像往常那样对局势进行思考、分析。

  他现在已经离死不远了,成天卧床不起,全靠汤药吊着性命,吴氏这些跟随他入蜀、打着从龙心思的外乡人也都已不再把宝压在他的身上。彼等都在与来敏一同串联益州豪强,等着在刘焉死后,趁着益州无主、朝廷派兵南下之际,聚众一心北拒张鲁,迎接王师,为自家、为其身后的主谋者黄琬搏得一个功名富贵。

  对于将要发生的一切,刘焉必须要做好充足的打算,不仅让自己洗脱在蜀地割据谋逆的罪名,还要让自己的儿子刘瑁赶上这批北迎王师的队伍。所以他选择主动迁移州治,对本地豪强示好,并且不干涉来敏在私下里的串联活动、甚至提供一定的支持。

  刘焉预想的最后结果是,这些豪强在他死后,临时拥立刘瑁暂代州牧职权,与朝廷夹击张鲁,主动打通道路,对朝廷重新奉职纳贡。那个时候刘瑁最不济也会凭借着临时州牧的职权以及献土之功,得到封赏、甚至能保全刘焉膝下四个儿子的性命,若是皇帝性子好一点,身家富贵也不是不可期许。

  “还有什么事么?”刘焉把脸侧在软枕上,头上的发髻露出几丝花白的头发,垂在他微阖着的眼皮上,使其愈加显得苍老:“上回你说家那小子,叫揖的,也常往来敬达府上走动?”

  揖是河南偃师人,他的父亲是前益州刺史俭,因为被州中盗贼马相所杀,天下大乱,所以才滞留蜀地。这是刘焉当初请命入蜀的因由,如今这个前刺史之子突然冒了出来,虽然揖是个奢侈享乐、花费无度的人,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刘焉不得不谨慎待之。

  “就只来了一次,还是听闻来君在蜀郡风头渐盛,特来拜访,后来发现来君待他不过尔尔,也识趣不来了。”吕常知道刘焉想问什么,主动说道:“来君试探过他,此人什么都不知道,观其言行,也不似作伪。”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