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节 培养孩子的善行_父母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天前,北京某中学曾对50位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如果有同学欺负你,你应怎么办?”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孩子一致认为“揍他”或“拼了”。有的孩子受父母影响,他们认为人在社会上就是要厉害一些,绝不能受一点窝囊气。

  现在,孩子普遍存在狭隘、自私、唯我独尊的心理,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和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又助长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甚至促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在学校里横行霸道,从表面上看,他是受着环境的影响,其实,一个孩子行为的好坏,是与他内心的潜在品德有关。显而易见,一个善良的孩子,他在学校里是不会欺负人的,同样地,父母要想孩子变好,他就要多培养孩子的善行,因为善良作为一种美德,它在孩子从坏变好的过程中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

  一个好孩子,应该是品德好、身体好、学习好的人。父母在教育孩子转变的时候,主要的教育方向不仅仅是要纠正孩子的行为,更要培育孩子拥有良好的品德——善良就是良好品德重要的一部分。孩子从思想上转变了,他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面对一个拉帮结派的坏孩子时,父母培养孩子的善良和纠正孩子的行为是同样的重要。

  培养孩子的善行,首先父母要学会肯定孩子的善意举动,不要因为孩子平时表现不好,就去把孩子的一切都否定掉,我们要发掘出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做的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孩子就会继续他们的“善行”。所以,就是孩子给他人帮了微足不道的小忙,或者他替别人着想了,父母都要及时地夸赞孩子的举动,因为正是孩子的这些行为的缺少,才导致孩子在学校里拉帮结派、横行霸道;如果孩子做的不好,比如在学校以强凌弱,父母就要使孩子认识到这样不好,同时要表现出对孩子举动的遗憾,但不能因此去打骂孩子。

  当然,在学会赞赏孩子的善行之外,父母还要为自己拉帮结派的孩子创造能赞赏他善行的机会,对于一个表现不好的孩子来说,他可能平时没有什么令人赞赏的“闪光点”,因此父母对孩子这方面的创造就更显得重要了。父母应该分三步对孩子进行培养:

  第一步,要孩子知道一个人怎样才能变得善良,为什么善良是人都赞赏的品质。父母可以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场合下,像说家常一样告诉自己的孩子,要他知道所有的人都喜欢善良的人。同时,父母要向孩子讲一些友好待人和表达善意的简单办法,使孩子懂得,自己的善意也能使自己获得莫大的快乐。

  第二步,对于一个“坏”孩子,父母更要为他营造一个亲切、友爱的成长环境。父母要以一种开明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同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