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章 井中之月_手机里的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个时候的盐,应该是让人用铁锅煮咸水,最终煮干水分得到食盐。这种方式,价格不便宜吧?加上要收税等等,所以就还存在私盐冲击官盐。但是,如果想个办法,能大规模生产食盐,把价格打下去,不但百姓会受惠,而且也能根绝私盐,朝廷还能有更多食盐方面的收入,是不是就一举三得了?”

  据史书记载,洪武初年官方规定的食盐价格,每斤大致在二三钱银子左右,而私盐的价格,往往比官盐便宜三成到五成,对官盐的冲击就有点大。

  此时,朱元璋听到朱海军的这个有关食盐的话,不由得立刻眼睛发亮:真有这样的好事?

  不过他又马上想起之前朱海军举例过的蒸汽机,说那东西有多好,可他这个时代要做出来,还是非常难的,就算做出来也没有后世那么好用。

  一想到这,他那发亮的眼睛顿时就恢复了正常。

  朱元璋不否认,科学技术确实不错,但是不能为他所用的科学技术,多少有点像井中之月,看得到,摸不到,只能干瞪眼。

  可谁知,朱海军后面的话,却一下扭转了他的这个想法,只听朱海军说道:“就食盐这个,你们就没想过,用阳光来煮海水得到食盐这种方式,或许会让食盐的成本一下降低很多,从而有我之前所说的一举三得呢?”

  盐田法,其实很早就有了,但是这个技术的成熟,还要到明清时候。这还是大明开国之初,不了解食盐历史的就不会有人知道。

  在朱标和朱元璋的诧异下,朱海军便大概讲解了怎么在海边用梯田晒盐方式得到盐田,从而大幅度提高食盐产量的方法。

  说到最后,朱海军总结道:“这里面的学问,我们是归结为物理学上的内容。如果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这种方法最终会在福建先成熟,但是要到明亡之后才大规模使用。”

  朱标听完他的这些话,不由得感慨道:“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这个科学技术,就是造福我们的好学问!”

  食盐的制作成本能大幅降低,产量大幅增加,真得是好办法!

  但是朱元璋听了,却是皱着眉头提出了一个疑问道:”贤侄,如若按照你这么说的去做,确实能一下产出好多食盐,能一下让朝廷多很多钱。可之后呢,百姓有盐就不会再买,那接下来岂不是朝廷没有收入了?”

  朱海军曾经在某些小说中看过类似的问题,便毫不犹豫地借用过来,对朱元璋说道:“你想想以前食盐贵的时候,百姓只能在吃方面用上一点点,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因此他们购买食盐的量肯定很少,满足基本之需而已。”

  “可要是食盐便宜了,那食盐可以用来腌肉、腌菜、腌鱼等等,就能让百姓保存更久的食物,这会极大地改善百姓生活。这么一来,百姓原来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