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城之战(下)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缩小版,口径不到十一公分,重量极大减轻,一匹马能轻松跑,所有的火炮口径大的原因是因为目前使用的是前装弹药,只是把炮弹分成了二部分,先装定装的发射药包,再装木托炮弹,接下去炮手用针刺破发射药包,插上导火索后点燃即可。

  按目前来看所有的火炮缺点就是射程不是很远,重炮的最大射程不到三公里,大将军炮只有二公里不到,御虏炮只能打一千米内,而虎蹬炮只有三百米,就是这样,也是当前最强火力输出了。要说章子俊的火炮有多么先进还谈不上,就是在重量上减轻了以往厚重粗笨的炮管,能装上轮子拖拉移动了。就是这样一个改良,改变了原有的正常历史,把时空扭曲了,带领着大明进入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世界。

  果然双方大军前出对阵起来,在东西宽绵延了二公里,也是东胜卫城墙的长度,双方几万人马真是铺天盖地,隐然间鞑靼的人马还有从西南二门而出,前往明军两侧作攻击状。章子俊听到斥候的通传后,内心也是一惊,几百年来这些生活在蒙古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时刻都在为生存打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练就了个个都是战士,人人争当勇士。

  当前鞑靼的这些兵马全是满都鲁部的人马,还有少部份达延汗驻守东胜卫的八千守军。守军将领哈卜罗刺根本没把对阵的二万明军当回事,因为自明成祖朱棣“永乐”起,大明不断地在收缩,在鞑靼看来就是明军不敢与之而战,这些明军毫无战力,每次进关劫掠都是满载而归,被称之为“打草谷”,随便就能驱赶“两脚羊”回来作奴隶。

  可是这一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管有多少的奇兵谋略,都是一盘散沙,一阵狂风后就什么都不能留下。首先采用两侧夹击,不断骚扰的战术,要经得住正面的攻势,正面能顶住,才能两侧夹击,在哈卜罗刺的眼中,正面是中军依靠城池,进可攻退可守,坚实无比,往往最强壮,最勇敢,装备最好的部落勇士,都集中在中军周围,不可能会被突破,加上明军的一贯表现,最不济双方就这样耗个十天半月,明军必将退兵。到了那时,大汗在攻打河曲的七万兵马,来一个两面夹击,把这一股明军合围起来可全部围歼。所以早早地就派出了一路游骑前往河曲报信去了。

  让鞑靼守军将领哈卜罗刺想不到的是,还没等大汗军到来,明军在天未亮就出营排阵了。鞑靼守军不得不也吹响了号角,跟着对阵起来。

  清晨的原野上,薄雾弥漫,一队队的号旗在晨雾中快速移动,好像是在演一部木偶剧,一场血腥的战斗即将展现出来,在这块浸泡着先人鲜血的土地上,已张开了血盆大口,等待吸收着双方战死士兵的鲜血。

  随着顾弶李云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