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二章 穿越者的豪情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北海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徐泽并没有讲实话。

  大宋的各种问题确实很严重,但并没有严重到他讲的那么无解状态。

  比如人口总量上,大宋人口虽然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数值,可离这片土地的承载极限尚有一段距离。

  且大宋能养活超越历朝的人口,的确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农业技术的发展进步,还有农业重心不断南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但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并不是这些,而是比粟、麦等华夏传统粮种产量更高的占城稻在整个大宋南北得到推广种植。

  就如同后世明、清两朝人口能超越历代并不断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却不是什么活民善政,而是得益于来自新大陆的各种良种在境内大力推广一样。

  原本的历史线,南渡的赵宋小朝廷仅凭借半壁江山养了活大几千万的人口,也极少发生饥荒,可谓潜力巨大。

  等同舟社以后收复燕云,再重开西域,并开发江南,获得更多的可耕种土地后,发展潜力就更大了。

  徐泽相信,同舟社肯定能在人口增长达到极限之前,寻找到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但难的是官府想开发偏僻蛮荒之地,不是一道政令就能行的,需要很多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才行。

  永远不要高估各级官吏的道德操守,朝廷大规模强制移民,造成的危害,比起一场高烈度的战争而言,并不会小多少。

  而且,华夏人深入骨髓的故土情结,哪怕面对可能饿死的风险,也难舍故土。

  更勿论背井离乡,去疫瘴横行之地,面对未知的疾疫威胁,并与蛮夷生番争夺并开发新土地了。

  江南花石纲之役祸患如此深,愿意出海求生的百姓却仍是如此少,便是明证。

  不过,话术嘛,不适当夸大,如何能增加讲话的效果,达到想要达到目的?

  大宋其实有机会解决自己的问题,不管是庆历新政,还是熙丰变法,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甚至,还因此开启了党争,在某种程度上,把国家推入到了更加混乱的局面。

  庆历新政为何要把澄清吏治摆在首位?

  确实有很多利国立民的善法的熙丰变法,又为何会以失败收场?

  问题都出在人——吏治上!

  不解决官吏队伍的“思想”问题,再多的伟大设想都只能成为空谈。

  这些“思想”问题,又有其宿主各自背后的利益所引导。

  大宋众多官员一方面享受着远超历朝的高福利,一方面还占着广阔的田地,经营着大量的商铺,如何可能为了赵氏牺牲自己的利益?

  不排除有一些官员,会为了国家的富强,而牺牲自己的“合法利益”。

  但这些可以为了理想而献身的人,永远都是极少数。

  至少,徐泽自己就做不到这一点。

  即便必须要为理想而献身,那也必须是他自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