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梁山死地难长留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按照各自的分组聚在一起,讨论分工和明日计划,这些人各怀心思,但对未来满怀希望都是一样的。

  作为“头领”,徐泽此时却非常缺希望,实际上,他的心情其实很糟糕,他在想这些时日收集到的梁山周边地理情况。

  五代以后,因黄河屡屡决堤,携带大量泥沙而下,形成了南北长约两百里,东西宽约百里的宽阔湖面,只是远不到“八百里”。

  如今黄河已改道北流至河间府和辽国南京道交界处“三会海口”(今天津)入海,能出梁山泊进黄河入海的水道,就是鼎鼎大名的京杭大运河。

  梁山处在寿张县、郓城县和须城县(后改名为东平府的郓州府治)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寿张县在梁山西北约35里(宋制6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宋制的35里约为后世的39里),二者同属郓州府管辖,郓城县在梁山西南,则属于济州府管辖,实际上梁山水泊如今可行大船的水域倒有一半在济州治下。

  此时的梁山水泊面积甚广,向西,迫近郓城;向南,紧挨济州治所巨野县;在北,形成了长宽皆数十里的沼泽地,也迫使紧挨梁山的大运河改走须城,常说的八百里水域便包含了这片沼泽区。

  水泊共有五水连接,东北是济水(北清河)北向转东,过齐州、淄州、青州入海;汶水向东入兖州;东部一是鼎鼎有名的大运河直通南北,二则是桓沟,向东南连接菏水,过后世的微山湖一带入淮水;西南则是连通东京的漕运要道五丈河。

  可以说,水浒中的梁山泊与本世界梁山泊相比,只是名字一样而已,二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

  首先,因为便利的水运条件,来往梁山泊的商旅的确不少,但绝大部分都是走水路的,朝廷通登州的两条陆路交通驿道,分别穿过梁山泊南的济州治所巨野县和东北的郓州治所须城县。梁山泊靠近的西岸,日常只有劳作的乡民走动,想学原剧情拦路打劫?还是先在水泊中修条路吧!

  其次,遭遇战争时,延安府的一些小寨,两三百人就能守很久;而东京城,没有几万人,城墙上都站不满。越大的城池关卡越要更多的人防守,这是客观规律。原著中的梁山就打破了这一规律,王伦时代,千百来人就能让阮氏兄弟不敢来水泊打渔,大聚义后,十多万人居然还有空地跑马。

  真实的梁山怎么可能还是这种缩放自如的“副本地图”?不仅地盘大小不会变,而且地理位置上讲,也绝不是搞事的好地方。

  梁山所处位置紧挨东京所在的京畿路,陆路到东京才四百多里,比后世张家口到的北京距离还近,有马替换,又不惜马力的话,甚至可以一日跑个来回。

  相对于东京城,梁山是真正的“卧榻之侧”。

  最后,不仅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