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章 国事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昌。其人乃是前三边总督杨鹤之子,于一年前被夺情起用,其“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得到了皇帝崇祯的欣赏。

  “卿家所提的三点,攘外必先安内、足食然后足兵、保民方能荡寇,其策甚合朕心。”

  崇祯拿起桌上的折子,眉头紧锁。

  “增兵12万,步兵74000人,马兵36000人,增加饷银280万两,采取均输、溢地、寄监学生事例、驿递四途径……”

  “均输”,即按耕地面积平均摊派,每田一亩,派米六合,每米一石,折银八钱,此项每年可征银一百九十万两。

  “溢地”,是指从万历六年至崇祯十年全国性耕地面积清丈后的新增耕地,以前加派辽饷时没有作为摊派对象,此次一并加派,估计可增银四十万两。

  “寄学监生事例”,是出卖国子监学生的学历文凭,为纨绔子弟开辟一条用金钱当跳板踏入仕途的捷径,这笔收入难以准确估计,但应该数量不少。

  “驿递”,是在裁减驿站后节省的开支中,每年拨出二十万两充作军饷。

  这几项加起来,倒是足可以应付剿匪的粮饷。

  崇祯看了一会,放下手上的奏折,苦笑了一下。

  “杨卿,陕西巡抚孙传庭来奏折,对你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很有些不以为然,有些意思。”

  杨嗣昌暗暗恼火。孙传庭在陕西清屯剿匪,以秦地养秦军,大破流寇,生擒闯王高迎祥,风头正盛,连皇帝也是宠爱有加。

  只是他公然上书,反对自己的剿匪主张,又置自己于何地,置阁部于何地?

  “陛下,孙抚台认为“向来贼势张则四出,困则归秦,贼之地利在秦矣,贼将踞全秦为窟穴,而四面六隅几为空张之网。以臣看来,这都是剿贼之争,于国无害。陛下不必放在心上。”

  杨嗣昌面色平静,徐徐奏道。天子面前,又何必如此斤斤计较。

  “杨卿,你倒是看得开。”

  崇祯难得地笑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愁容。

  “孙传庭恃才傲物,性格乖张,以至于有蓝田兵变,不过,念在他一片赤诚,忠心为国,朕不怪他。你也就看开些吧。”

  杨嗣昌心头一热。天子终日为国事烦忧,还如此照顾他的情绪,他只能是鞠躬尽瘁,以死报君恩了。

  “杨卿,为了剿灭流寇,去年朕曾经下旨,让皇亲国戚捐助,谁知这些人全无急公体国之心,所捐银两微不足道,最后不了了之。圣旨下到各省州县,地方乡绅也是无动于衷。及至流寇前来,积蓄全为流寇所得。你说说,天下怎会有这样的臣子和百姓?”

  崇祯痛心疾首,所言发自肺腑,杨嗣昌感同身受,但也有几分愧疚。

  天下芸芸众生,谁不知道,大明王朝穷的是百姓,穷的是皇帝和朝廷,而藩王大臣、豪强地主,人人都是富的流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