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襄阳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兄,你说,张献忠真的会偷袭襄阳城吗?”

  看王泰低头不语,刘朝晖忍不住,低声在顾绛耳边问道。

  “我也不知。不过大人既然如此布置,恐怕不会是无的放矢吧。不过,大人若是能立此奇功,巡抚的位子才能坐稳,在圣上那里,也好有个交代。”

  顾绛看了看王泰,发现他不动声色,心头也是半信半疑。

  “可是,襄阳城这么高大,三面环水,北面还是汉水,群山环抱,你再看看这城墙周围,深沟高垒,谁能攻下襄阳城?”

  杨嗣昌督师湖广,以襄阳为驻衙重镇,前线指挥部就设在咸阳城中。城周12里103步,墙高2丈5尺,城门6个,俱有瓮城。城北以汉水为壕。经过杨嗣昌的加固,城外开挖三道壕沟,造飞梁,设横柢,派众兵把守,要想破城,谈何容易?

  守城只要坚持个三五日,各方援军到来,只怕奇袭襄阳城不成,反而成了偷袭者的葬身之所。

  “众人都知道襄阳城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反而丧失了警惕。”

  许久没有说话的王泰,终于抬起头来。

  “而且,你难道没有注意到,这几日官军纷纷出城,这说明,张献忠的诡计,就要得逞了。”

  他看了看众人,站了起来,拍拍手。

  “你们也差不多了,咱们再转转。”

  杨震赶紧过来,付了银子。一行六七人,向着城南而去。

  顾绛看王泰一身锦袍,如富家子弟,却脚步匆匆,不由得莞尔一笑。

  “大人,你这样行色匆匆,腰杆笔直,一看就是军旅之人,那像个富家公子,小心漏了马脚。”

  王泰看了看自己的打扮,也是哑然失笑。

  他平日里都是布衣,到了军中都是甲胄贯身,大多数时候,都是住在军中,和军士们一起,因此上生活作派都是军旅习气,难以更改。

  军中三万将士,花销巨大,一月下来就是四五万两银子银子;铁坊支出不菲,工匠、矿工、工人们的薪资,支出又是两三万两银子。

  募民垦荒,数十万百姓,每个月下来,又是二十多万两银子,尽管大部分都是赊欠,可这些他都得担着。

  再加上赈民施粥,树木栽育,军中犒赏,打通关系,所有的开资,都是屯田所得。

  更不用说,前期兴修水利的巨大投入,都是他私人奋斗和“掠夺”的积蓄。

  就连他的饷银,都被一分不剩支了出去,作为赏赐部下和赈济百姓之用,实实在在是两袖清风,家无余财。

  百姓、将士爱他敬他,愿意为他效劳效死,“王大善人”深入人心。豪强官绅、世家望族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不过,王泰并不在乎这些,所有的仇恨、冷眼、咒骂,他都嗤之以鼻。他一往无前、披荆斩棘,只为了挽天倾、让文明继续,又怎会惧怕、在乎这些魑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