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冶炼起伏_重回上世纪搞事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分干燥。

  工人们受高温影响,很多人赤裸着身子,汗流浃背。

  一旁起重机和机械的噪音令人耳膜生疼,空气中更是弥漫着浓郁的焦煤味道。

  “你们这的车间都没有安全准则吗?”

  熊浩皱着眉头,车间内的安全准则近乎为零。

  特别是那不时溅起的铁水看的人心惊胆战,根本不敢去想这铁水要是溅在人体皮肤上会是多大的一种痛苦?

  联络员见熊浩盯着铁水,连忙道:“我们有给工人发工作服。可车间里温度过高,工人们便脱了工作服。小心一点,倒也不会触碰到溅撒铁水。”

  熊浩摇摇头:“安全的事马虎不得,我觉得你们还是注意一点。”

  车间温度热的熊浩额头直汗,为了不出门后享受到冰火两重天,熊浩说完就直奔车间大门。

  联络员见熊浩离开,连连跟上。

  等两人走出车间,就看熊浩伸手揉脸,让面部温度迅速的降低下来。

  “熊浩同志,我们厂还有冶炼车间,你要去看看吗?”

  联络员再次发问,熊浩摇摇头。

  就刚才,他进入车间后并没有解锁出新的记忆碎片,这说明钢铁厂的外围设备已经帮他解锁到当前可解锁的全部零碎记忆。

  既然不能再次解锁记忆碎片,何必再去冶炼车间受一次罪?

  “熊浩同志,我们的冶炼车间是炼钢车间的上游工业,你观摩之后绝对会对我们首钢的实力有进一步了解。”

  盛情难却,熊浩只好点了点头。

  华夏文明在文明古国中起步最晚?

  华夏人使用金属也比其他古代民族晚得多?

  西方的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二十七世纪,华夏人要到公元前十六世纪才开始使用青铜?

  熊浩随同联络员走入冶炼车间瞬间,脑中腾起一段科普影像。

  熊浩不可置信的看着该篇科普,这跟记忆中的咋不一样呢?

  “有证据表明,西方人知道用铁应不迟于公元前十五世纪。

  华夏人使用铁器的最早证据是在春秋时期的公元前六到七世纪。

  冶铁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步履艰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铁都无法取得对青铜的性能优势。

  我国古代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应属楚国。

  其铁制刀剑在东周时期以昂贵锋利著称,但楚国制造的剑一直不能和吴越出产的剑媲美。

  而吴越的刀剑依然是纯粹的青铜器,可见当时的我国在冶铁技术还极其落后。

  事实上,整个春秋战国都是青铜武器的天下,兵马俑的装备也几乎尽是铜器。

  而此时的西方人已经用铁器作战近千年时间……

  我国的铁器自西汉初期由国营专卖,因某些私利,出产的铁器质量低劣,导致许多上前线的士兵不得不利用私人关系制作随身的铁制兵器。

  汉代史书和范文澜所著的华夏史中有记录当时的国家装备仍大量的依赖青铜器,对铁器的应用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