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9章 “润人”_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过去惯用的烟斗或烟杆则不甚方便,不能有风,还要有时间,不能急躁,需要将烟叶慢慢地塞入烟斗,压实后,方能点着享受吸烟的快乐。即,烟斗使用起来更具仪式感和独特性,给人以“装逼”的感觉。

  不过,随着卷烟的慢慢盛行,普通大众越来越接受卷烟,便逐步抛弃了烟斗的使用。

  在战场上,深处恐惧和焦虑状态的士兵,哪有闲工夫摸出一只烟斗,然后慢条斯理地掏出烟丝,置入烟斗,缓缓压实,然后优雅地划着火柴,点燃烟斗,最后逼格满满地深吸一口。

  说不定,这套仪式动作尚未做完,便要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或者转移阵地,开赴下一个战场。

  而有了卷烟,士兵则可以在战斗间隙,快速地点上一根,猛吸几口,很快便能平复紧张而焦虑的心情。

  田间地头耕作的农人,工厂里劳碌操作的工人,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都可以在短暂休憩时间里,摸出一根卷烟,匆匆吸上几口,从而消除一时的压力,提升一下疲惫的精神。

  汉洲本土的几家大型卷烟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向全国范围内的研究机构、机械制造工厂以及个人悬赏征集能批量化生产卷烟的专用机器发明创造。

  目前,听说已有相应卷烟设备投入试运行,就是不知道生产效率如何。

  不过,卷烟这玩意要是真的实现机器化批量生产,那会不会影响卷烟的吸食效果?是不是就没有了手工卷烟的味道?

  另外,卷烟机器设备的发明,是不是就会砸了无数卷烟工人的饭碗?

  另外,不少居家带孩子的妇人,也会从烟厂领取卷烟材料,然后利用零碎时间制成一根根卷烟,赚些银钱以贴补家用。

  那她们以后是不是也会因为新机器的出现而没了生计?

  “呵……,我想这些做什么?……这也不是我操心的事呀!”骆远兴自嘲地想了想,然后吐出一个烟圈,将视线转向骆贵。

  “你今晚先在庄子里住一晚,待我写一封信,替我交给父亲。”

  “是,五爷。”骆贵恭敬地弯腰应道。

  作为大秦文华殿大学士、内阁次辅兼礼部尚书骆仁镜的第五子,骆远兴已经在汉洲待了十四年,依靠家族的支持,乡党和同学的照应,陆续置办和经营了若干产业,混得风生水起,还在十年前正式入了籍,成为煌煌大齐帝国的子民。

  其实,像他这样居于齐国、购置产业,甚至入籍的大秦高官士绅子弟不在少数。他们这些大家族都本着一个狡兔三窟、分散风险的原则,让族中子弟携带部分家产,来到齐国建立分支。

  若是在大秦遭到政治清洗或者迫害,也不至于整个家族就此彻底败落和消散。齐国建立九十余年,好像还真的没有发生历朝历代那种抄家灭族的事情,就算犯了事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