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8章 大秦的求助_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秦学问界为之变动,对于群之交际、国家之政治亦为影响深远。下官以为,该书一出,或可左右世界,平衡天下。”

  “你真的认为我大秦可以此书为凭,完全复制齐国之崛起路径?”骆仁镜问道。

  “阁老,这有何不可?”孙延民不解地看着骆仁镜,“秦齐两国虽分据南北,远隔重洋,但皆为华夏苗裔,汉人之国。以齐国所行所为,我大秦效仿之,倚为路径,可事半功倍呀!”

  “话虽不错,秦齐两国同宗同源,皆为华夏苗裔。但你可想过,历数十年之久,齐国已然与我神州大陆迥然相异,走向了华夏文明的另一方。国情、文化、地缘,乃至思想和行为,与我大秦相去甚远。彼之良方,未尝不是我之毒药?”

  “阁老……”孙延民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富国裕民,乃是我辈文人所终极所求,更是万民之所愿。以《新管论》为径,以齐国崛起之路为鉴,此为术矣。纵使秦齐两国之巨大差异,但并不阻碍我大秦以之为循例呀!”

  “在很多时候,思潮之乱,人心之变,往往就是以术乱道,以言惑众。”骆仁镜叹了一口气,伸手拍了拍几案上的那本《新管论》,轻声说道:“此书若是全本流入我大秦境内,不知又会生出几多风波,几多争议。”

  “阁老之意,是以为此书传至大秦后,会引起巨大争论?”孙延民听了,颇有不甘地问道。

  “此为必然。”

  “但是,阁老,此书大善呀!”孙延民急切地说道:“经济之大道,民生之发展,皆可以此书解惑,以此书为径,富国裕民当可不再盲人寻路,图骥不可索!”

  “但是,你却忽略了秦齐两国的实际情况。”骆仁镜摇摇头说道:“正如书中所言,齐国经历工业革新后,已迈入规模化工业国家之列,而我大秦尚处于蒙昧而原始的农业状态之中。即使以此书为凭,按图索骥,就能轻易实现富国裕民之举?此事,且细细斟酌,再徐徐图之。”

  “……”孙延民闻言,顿时无语而言。

  有些事情,总得想着法子去试一试,做一做吧。

  做了,不管结果如何,总有一丝希望。

  可要是畏难而避,轻言不为,那可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呀!

  我大秦,难道就此满足于现状?

  《新管论》中指出,一个国家不管自身多么富有,资源禀赋多么完善,如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百姓就不会有较高的工资,整个国家也就不会有明显的发展和进步

  其中,书中专门例举了神州大陆来说明这一点:“华夏大陆拥有世界上最为优渥的自然环境和极佳的农耕条件,也有世界上最为勤奋的百姓,向来也是世界上最富有之地。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秦国的现状与数百年前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