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 煤店蜂窝煤机冒蒸汽了_我在1980年有个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

  实际上市里面公路局在1980年以前,都是手工维修的。

  今年才成立了机械维修队,刚刚成立市中心维修的活,都干不完。

  二条杠街属于市郊离市区还有个10公里,叶回舟估计明年都不一定能维修到二条杠街。

  叶回舟跳下车就听到煤店里,“铿嗤,铿嗤”的压煤的声音。

  叶回舟停好单车把书包整理好走了进来。

  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煤票,数了一数,正好是五张,一张十公斤煤票。

  叶回舟轻车熟路的交给了坐在门口枣木办公桌后面的大爷。

  大爷一头灰白发年纪有50多岁了,带着一副黑边老花镜,右边的眼睛腿还拿胶布粘着。

  大爷把茶缸放下来也没出声,接过票数了一数就打开抽屉放在抽屉里木盒子里。

  然后在抽屉里拿着一张巴掌那么大的印纸出来合上抽屉,然后打开硬戳哈喇气,在纸上盖了一个红色的戳。。

  叶回舟拿起来瞄了一眼,写的就是蜂窝煤65个,自己心里面算了一下。

  一吨煤饼做1300个十公分的蜂窝煤,50公斤煤票正好合65个。

  于是拿着纸片往里走,隔着一道影壁眼前立马宽阔了很多。

  叶回舟觉得煤店肯定就是大四合院改的。

  这是一间打煤的厂房大概有100方那么大,加装了顶棚,大概是四合院的前院改的,之后还有一些旧时的大水缸。

  蜂窝煤机的声音有节奏在那里单调的响着,但是厂房里却没有见多少人。

  一眼望过去在蜂窝煤机边上有一位40多岁的大姐。

  戴淡蓝色的帽子,穿着一身工作服,腰间还系着一个粗布围裙袖子上还套着袖套正在照看黑乎乎的机器。

  叶回舟走过去欣赏着这些很古老的机器结构。

  比他那时候的蜂窝煤机要简单许多,工作效率确实一般。

  这大概就是70、80年代,华夏机械制造业的缩影吧!

  带着蓝帽的大姐正在蜂窝煤机的搅拌机里加上水和其他一些原材料。

  然后那一头机器搅拌均匀后,这些原料经由传送带到达压制机具下面。

  简单的锻压之后。

  一声“孔呲”一个蜂窝煤就成型了。

  随着狭窄的传送带上,一个个蜂窝煤从机器里鱼贯而出。

  在机器上,还放了一个印有语录的陶瓷杯杯,在一片黑的工厂车间里面显得白晃晃的。

  另一位中年大叔守在出口处搬运新打出来的蜂窝煤。

  大叔戴着帆布手套一连摞了五个,接近有10斤重,却依然很轻松的往后搬,此刻大叔的后面码了有几千个蜂窝煤。

  叶回舟走了过去把纸票递给了刚拿起水杯的大姐。

  大姐放下水杯看了一眼纸票就拿大茶杯压住,然后对着不远处大叔报了一个数字:

  “江师傅,10公分,65块!”

  江师傅点一下头说道:“小伙子我帮你把蜂窝煤搬过去吧!不要脏了你的衣服。”

  确定了65块蜂窝煤,师傅用小拖车往门口的自行车旁拖了过去。

  叶回舟环顾了一下生产车间,感叹了一下车间里面的工作环境,很糟糕啊!

  刚往外走就听到,“轰哧”一声,接着旁边的蜂窝煤机冒蒸汽了。

  叶回舟给吓了一跳。

  面前的整个蜂窝煤机器冒着蒸汽,“嘎吱吱”的异动然后,不到几秒钟就停止运转彻底歇菜了。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