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二 君臣博弈,各取所需(补更)_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家出身,即便朝廷的三互法规定了户籍所在地的士人不能在当地出任,可基于共同利益的目标与方向,他们会形成一个默契,共同瞒报。

  毕竟,到最后税赋缺口是转嫁到了百姓的身上,得罪百姓,总比得罪世家的好吧?”

  刘协缓缓颔首,林墨说的是对的,这一点他也认同。

  也因为如此,他才会更好奇,明明你都知道,那你还要提出这种不切实际的办法。

  林墨话锋一转,“统计各方世家土地与农奴的问题,并非做不到,而是现在的这批人做不到,陛下要削弱世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换人。”

  “换人?”

  刘协这回是真没忍住,露出了不屑的笑容,“爱卿啊,自郡往下,县、乡、亭、里、什、伍,这些人才是真正参与统计的,可光是一个兖州,这批人就足有四五千人,大汉一十三州啊,朕怎么可能把人都给换了,朕又哪来这么多人换呢?”

  “陛下误会了,微臣的意思并非要一扫而光,而是改变以往的用人模式。”

  林墨深吸了一口气,接着分析道:“如陛下所言,郡县往下还有乡长、亭长、里长之流,可这些人并非是真正掌权的人,说到底他们不过是工具罢了。

  陛下真正要换的是县令往上的人。

  这批人的产生,往往是由各州郡的掌权人又或者是朝廷大臣推荐产生,也就是现行的察举制。

  可问题是,这样的方式推选出来的官吏又怎么可能逃得过人性的贪婪。

  他们只会推荐自己的门生,更有甚者相互推举亲朋,这样的一群人,如何能真正的为陛下解忧?”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这句话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察举制的背景下诞生的。

  一旦家族有人掌权了,他们会疯狂的将家族人才往庙堂里输出,本来就拥有了知识传承,接任官员自然得心应手。

  刘协纳闷的捻着手指,从土地兼并的问题,忽然就跳跃到了人才选拔任用上面来,林墨的思维转的有点快。

  想法固然是好,可根本无从下手。

  汉朝的察举制沿用至今,确实是让一些世家得以做大到难以掌控的地步,可这已经是最优选择了。

  再往前,难道重新启用秦朝的世官制?

  先秦可就是因为这套制度把自己玩废了,大汉才需要革新这块制度。

  如今,林墨要求的换人,其实本意就是更换用人制度,这一点刘协还是听出来了的。

  问题是,用什么制度呢?

  他侧目看着林墨,静待他后文。

  “陛下,微臣觉得,往后朝廷用人,可以由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出考题,之后在各州、郡、县同一天开考,择优录取。”

  看着刘协对科举考试模式一脸茫然,林墨继续道:“听起来就算采用这种方式也无法避免世家涌入庙堂,可是这样做的好处是给了天下寒门学子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与风光无两的世家在同一条线上竞争。”

  明白了!

  刘协的眸子闪过一抹精芒,双拳也不由一攥,激动的脱口而出,“爱卿是想以寒门力量抗衡世家,避免世家做大的情况出现!

  如果由这批人去做事,他们行事的准则将不再是家族利益,而是自己的官身!”

  这是刘协的下意识想法,也是第一念头。

  不能说是错的,但这只是其中的一桩好处而已。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