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章 郑韵寒的想法_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没有这样的资格留下任何一文钱。

  而现在这样做,也肯定无法给太子留出一部分了。

  只有最初的那几千两,当时因为蜀王李恪特地嘱咐过,所以他当时反复数了好几次,确定数目没有问题,才记录了下来。

  现在的确是应该留出那部分。

  其余的,自然全部都要点清,并且记录下来,然后一起拉到民部去,捐给朝廷。

  至于之后自己能够得到什么,郑韵寒倒是没有多想。

  他觉得,有了太子和蜀王的看重,不管他能够从朝廷暗里得到什么,他的前程肯定不会差。

  只要他以后将每一件差事都认真用心的办好,他定然能够一步步的,稳稳当当的往上爬!

  而且,郑韵寒本来就是决定这次要参加春闱的。

  他可不是只能够凭借着蜀王,现在还要加上一个太子的关系,往上爬的人。

  他也要证明自己是有真材是干的!

  春闱就是最好的证明自己的地方!

  他之前还在养伤。

  之后为了不暴露自己与蜀王的关系,一直没有出那个庄子,所以来不及投递自己的书稿给那些名门公卿、社会贤达。

  他本来都想要放弃这一次了,准备到之后再说。

  没想到,现在既然有了这样的机会,他的名声应该也因为拍卖会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所以他现在也不需要谁的印鉴,也能够拿着自己的诗集去投给那些有名的人了。

  春闱随他已经很近了,没有多少天的功夫了。

  但是他自负才华,自己一直以来也不知道读了多少书了,那些东西都记在心中,自然不会那么容易忘的。

  他准备回去归拢一下自己的诗集。

  在将金银捐给朝廷之后,可以将诗集多多投递出去,等着科举证明自己。

  若是自己有了正经的科举出身,再加上献银的功劳,那他的前途基本上是一片光明了。

  当然了,这样一来,就算是跟蜀王与太子走的近,别人也不会说他仅仅是因为这两位殿下才得以重用。

  到时候,自然是两位殿下慧眼识才,重用人才。

  他也算是为了李恪和李承乾的名声着想。

  若是他的才华展露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自然也就不必担心有人会从他入手,抹黑两位殿下了。

  说到就做。

  郑韵寒叫人将那些金银全部装好,他还叫了酒楼的掌柜,南衙禁卫兵郎将一起来做个见证,将之前拍卖的数目一一对比过。

  因为拍卖会都是有记录的。

  不仅是那些说书的、写书的、文人之类的记录,还有账目的记录。

  账目是由一个他信得过的人来做的。

  他好歹也算是有几个朋友,不算是太失败。

  而且他自己亲自主持的拍卖会,记忆犹新,自然还记得每一次拍卖成交的价格。

  在数目对比过没有错之后,他便先将酒楼的钱给结清了,还给了南衙禁卫兵一笔钱,算是感谢他们前来辛苦一趟。

  那些说书的、写书的、文人之类的,就只给了定金。

  剩下的就要在他们的成品出来之后,真正的做到了他们约定好的事情,郑韵寒才会结清剩下的。

  若是现在结清了,这些人赖账不做了,那郑韵寒不是白瞎了吗?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