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章 木人杨_倒卖凶宅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进。”三叔的声音在里面喊道。

  我把徐若西让到房间里,三叔直接就问道:“怎么样?我让你打听的事,打听到了吗?”

  徐若西点点头:“昨晚接到你的电话,我就在给朋友打电话核实这件事。早上又去市档案馆和图书馆查了相关的资料,总算有点眉目了。”

  我这才知道三叔昨晚是给徐若西打了电话。

  听徐若西说完,三叔赞道:“徐助理办事能力果然很强,怪不得费瑶请您当助理。只是你身体还没完全康复,就如此奔波,我们很过意不去啊。”

  三叔很少这么一本正经,他这一正经起来,我还不太适应。就连徐若西也很意外,她赶忙说道:“李总,您可千万别这么客气。客气得我心里都没底了。”

  三叔一笑:“那就说正事。”

  徐若西看到桌子上的木俑,伸手拿过去把玩了一下,说道:“这种木俑工艺,还真是一门古老的手艺。民国年间,这种木俑在民间广为流传,特别是在我们临江周边,很是流行。这种手艺历史悠久,需要极为高超的雕刻手法。那时候没有摄影技术,民间的画工又很少,想要留下自己的影像,就只有这木俑。开始的时候,是因为古代战事很频,一旦上了沙场九死一生。一般在家里有男丁入伍的时候,就会找刻工给自己雕一个木俑。然后将木俑留给自己的亲人。一旦自己战死沙场,找不到尸首的时候,亲人就会将这木俑下葬来代替自己的肉身。”

  “这木俑还有这个作用?”我才弄明白,三叔是让徐若西去打探关于这木俑的来历了。

  徐若西接着说道:“这种木俑的制作,不单要雕刻手法高超,还要传神,要将本人的情感融入进去。而木俑艺人的水平高低不同,参差不齐。普通手法的艺人在民间经常能见到,而手法高超的艺人,少之又少,为数不多的高手则被请进宫中。我查阅了一下我们临江的档案,民国时期的临江民间还真有一个木俑的手艺人,远近闻名。这个人姓杨,因为技艺高超被人称为“木人杨”。”

  “木人杨?我只听过泥人张。”我说道。

  徐若西瞥了我一眼,点点头说道:“你说对了。相传木人杨的一把刻刀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只需和人对面坐谈,抄刀于手,木屑纷飞,不动声色,木俑瞬息而成。在当时,木人杨和泥人张的确是齐名的。只是泥人张的彩塑技术,多流行于北方。而我们南方则流行木塑。当时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北有泥人张,南有木人杨,北张南杨名四方。只不过泥人张的名号一直流传下来,而木人杨本人却突然失踪,他也没有弟子和后代,于是木人杨的手艺也因此而没落,至今很少有人提及

  。关于木俑的书面资料也很少,只有几张不太清晰的照片,我比对了一下,和这个木俑差不多。只是我也不敢肯定,这木俑是不是出自木人杨之手。”

  三叔点了点头:“这些就够了。辛苦徐助理了。”

  送走了徐助理,三叔又在那张写了线索的纸上,重重地写了三个字:木人杨。

  ()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