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3章 防止瘟疫_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6章防止瘟疫

  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莫不向外拓展疆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原内地以农耕为主,没有养马的地方,而没有马,在对外族的战争中,就会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没有马,中原王朝就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向异族购马,国家往往会因此而更加贫弱,所以,有一声养马地,是历代中原王朝的心愿。

  也正因为如此,汉朝才会不遗余力进攻河套地区,大唐才会不断在河套地区与吐蕃拉锯。

  李贞也是为了有更多的养马之地,才会在九原建立钢铁基地,为的就是为占领漠南地区做准备。

  李贞接受了开疆拓土的任务,一是为了得到系统币,二也是为了增加大唐的国力,占领漠南的养马之地。

  连着接了两个任务,李贞又看向了系统发出的第三个可接任务,而这个任务的名称则是控制瘟疫。

  只见任务后面有说明,上面写着,永徽六年夏,大唐将发生一场大瘟疫,宿主必须控制瘟疫的蔓延。

  一见这个消息,李贞心中一动,若真是如此,那将是对大唐一个严峻的考验。

  一直以来,瘟疫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虽然它发生的频率很小,但只要一发生,造成的影响往往是毁灭性的,尤其是在医疗条件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现在。

  疫情发生时,不仅对社会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与挑战,而且造成了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经济凋敝、人心恐慌等。

  凡此种种,都是对政府的履职能力、统治政策等的巨大考验。

  历史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场瘟疫,不光是中国古代,国外历史上也发生过几起重大传染病,比如14世纪欧洲爆发的黑死病,死亡人数大约在一千七百万到两千八百万之间。

  中国历史上的几场大的瘟疫,史料记载中也是用“尸横遍野”来形容的。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

  也就是说,这场瘟疫导致了三分之二的人口死亡,十分之七的人口感染了瘟疫。

  这一方面说明当时的医疗水平之低,一方面说明此次瘟疫的严重性。

  整个东汉末年,加上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战火连天,加上这次瘟疫,中国人口缩减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载在册的大瘟疫发生了至少三起,对这三起瘟疫,描述是“宁州频岁饥疫,死者以十万计”、“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死者大半”。

  隋朝,先是河南大水,大水之后就是大疫。

  往往天灾之后都会伴随疫情,第一是因为这个时候人们的抵抗力最差,第二,天灾容易滋生细菌病毒,趁机入侵人体。

  就在前不久,长安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水,大水之后是最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